大班体育活动跑教案7篇

时间:2025-10-16 作者:tddiction

大家在制定教案时,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以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教案的制定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内容,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体育活动跑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体育活动跑教案7篇

大班体育活动跑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多人合作运动走的技能,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

a、能多人合作,脚受束缚时走过障碍,动作平稳。

b、能多人合作,脚受束缚时蹲着向前走,动作协调。

c、能多人合作运动着向前走,动作灵活------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互相协作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长松紧带八根,上面缝有十个小环(细松紧带);

垫子、拱形门、椅子;

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听音乐,五人一组合作做韵律操。

2、以“小蜈蚣学走路”的情节,学习多人合作向前走的动作。

a、两人为一只小蜈蚣,练习向前走,并能配上口令:“左右左”、“一二一”等。

b、以“蜈蚣长大”,练习三人、四人、五人走,要求动作协调,步伐一致。

提示语:小蜈蚣可以站着走,还可以蹲着走,大家试一试。

c、幼儿连在一起,沿场地走一圈,并配上儿歌“小蜈蚣,学走路,许多只脚不打架,喊声口令齐步走,一二一,向前走”。

3、练习脚受束缚向前走的动作。

a、出示脚环,讲解戴法。

b、幼儿五人一组,戴上脚环,练习走路,要求步伐一致。注意安全。

4、蜈蚣练本领

a、设计三个情景:草地(软垫)、山洞(拱形门)、树林(椅子)。

b、幼儿依次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5、蜈蚣走路比赛

五人一组,分成四组,过草地,钻山洞,绕树林,比赛哪组走得最快,最稳。

6、坐在垫上,解下脚环,做放松动作。

四、活动评价: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尽管动作技能有一定的难度,但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在比赛中,幼儿为了追求名次,往往忽略了动作的一致性,这点需要强调,同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建议:此活动可以分两次开展,第一次练习多人合作向前走的动作;第二次练习受束缚走路的动作,这样减轻一堂课的难度,使幼儿的动作协调一致。

大班体育活动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玩报纸,体验集体活动与创造的快乐情感。

2.引导幼儿探索旧报纸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使幼儿了解双脚起跳、轻巧落地的方法,发展跳跃能力,促进身体的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废旧报纸若干

2.录音机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听《猴哥》的音乐,幼儿进入场地,四散站立,一起将报纸变成

金箍棒,做热身运动。

从中渗透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

二、启发引导幼儿探索报纸有关跳的玩法,发展幼儿下肢的肌肉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

(一)教师请幼儿将报纸打开,在场地自由坐下。

师:小孙悟空们,我们利用报纸练习跳的本领,

怎样利用报纸跳呢?

(二)小朋友自由尝试各种玩法,教师表扬幼儿自己创造的玩法,鼓励幼儿相互学习。

1.练习夹报纸跳

跳的方法:双脚并拢,身体半蹲,两腿夹紧报纸,弹跳并轻轻的落地腿不要分开。将报纸变换幼儿喜欢的样子,夹在小腿处,练习夹报纸跳。

2.练习跳远

将大报纸对折后平铺在地上,幼儿立定跳远跳过,再把报纸拿到前面,接着跳到花果山。请一名幼儿示范,能力弱的幼儿可调节距离。

3.隔距离远跳

游戏“勇过通天河”,教师先带一队作示范,将报纸四散摆开,幼儿练习隔距离远跳的能力。培养幼儿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结束活动

教师和幼儿将报纸作成一朵云、蝴蝶花、望远镜,随音乐一起整理放松,离开活动场地。

大班体育活动跑教案篇3

一、活动案例实录

?活动目标】

1、练习单脚跳,发展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感受传统民间游戏的有趣,体验参与竞技运动的快乐。

3、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看过传统民间游戏“斗鸡”的视频。

材料准备:口哨、“鸡崽回收站”牌子、“捞鸡”拐杖、红蓝颜色的背心各若干件。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热身,导入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热身,分别做下肢运动、头部运动、腰部运动、双臂运动、跳跃动作(双脚跳跃、单脚跳跃、单脚交替跳跃)、踝关节运动等。

2、幼儿摸索“斗鸡”游戏的规范动作及规则

师:你们都看过“斗鸡”游戏的视频,你们知道怎么玩“斗鸡”游戏吗

幼儿自由玩“斗鸡”游戏,教师请两名幼儿演示“斗鸡”动作。

师:他们这样玩,你们同意吗同意的幼儿举手。(没有全部的幼儿都举手同意)

师:那我们就采用这个动作了。现在我们讨论一下规则,怎么样判定胜负呢

幼:被人撞倒就算输。

幼:两只脚都着地就算输。

师:其实,“斗鸡”游戏的规则是两只脚着地就算输了。

5、教师鼓励幼儿自由练习“斗鸡”游戏

教师通过发布口令指导幼儿自由练习“斗鸡竹游戏。教师鼓励幼儿自由找一个对手试斗一下,并鼓励幼儿相互分享经验或吸取教训。

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幼儿出现了用手推等动作不规范的情况(如一只脚支撑,不是用手抱着另一只脚,而是抬起另一只脚),但并未引起教师的注意。

4、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并鼓励幼儿进行“斗鸡”竞赛

师:大家看下我们今天有几个场地

幼:两个。

师:是的,我们接下来要进行团队对抗,在这过程中需要你和伙伴商量,怎么战胜另一边的队伍。现在老师讲两个规则:第一个规则是你们可以先确定对方队伍的一个人;第二个规则是当哨声响起时,两队各派一个人迎战,双脚着地输了的小朋友就下场,要到“鸡崽回收站”中去。

(1)第一回合:一对一对抗

幼儿进行一对一对抗,出战的两名幼儿同时双脚落地。

师:两个双脚都落地了,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

幼:小艺双脚先落地的。

幼:是涵涵双脚先落地的。

师:好可惜,两个双脚都落地了,两个都出界了。

在一对一对抗过程中,有几对选手双脚同时落地,教师要么决定重新再来一次,要么决定两个一起出局。此外,教师指出了部分幼儿用手推的违规动作,但遭到幼儿的否认,于是教师口头强调不能用手推。

在一对一对抗结束后,教师根据在场上每队剩余的队员数量多少来判断输赢(其中胜利一队的幼儿有的已经跑到了淘汰的队伍中)。

(2)第二回合:二对二对抗

在第二回合对抗过程中,上一轮对抗中用手推的幼儿还是习惯用手推,被其他幼儿指出后该幼儿否认,但最后还是被教师罚下场。此外,在练习阶段动作不规范的幼儿在该轮活动中的动作仍然不规范。

(3)第三回合:三对三对抗

幼儿围成一圈自行协商出场顺序。在开始前,红队出战队员中有一名没摆好斗鸡姿势,教师口头强调三遍后,该名幼儿还是没摆好动作,在旁边幼儿提醒下才摆好动作。

在三对三对抗过程中,还是有部分幼儿动作不规范,违规的幼儿一直在场上进行“斗鸡”游戏。

(4)第四回合:群鸡对抗

在此回合过程中,再次出现幼儿用手推的问题,该名幼儿在周围观众的评判下被罚下场。于是,一些动作不规范的幼儿还没有开始对抗就自己去了“鸡崽回收站”。这一回合,红队输了,部分幼儿哭了。此外,教师进行小结并让幼儿分享成功经验。

(5)第五回合:再次群鸡对抗

在这一回合开始之前,动作不规范的幼儿找教师求助。在教师帮助下纠正动作后,他们重新加人战斗队伍,但部分幼儿保持斗鸡动作lo秒左右因无法保持平衡,自己去了“鸡崽回收站”。

师:(小结)今天输了不代表明天输,如果你们有了更好的办法,更好的活动方式,有可能一直赢下去。但是如果你们老是犯规,或者没有正确的合作方式,那你们就只能在“鸡崽回收站”了。

5、放松活动

幼儿之间相互轻敲手臂和腿,整理队服,活动自然结束。

二、活动案例诊断

1、活动时间偏长,幼儿身心负荷过大

身心负荷是指人在运动时承受的生理和心理的负担量。只有适宜的负荷量才能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目的,过大又超出幼儿的身心承受限度,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作为集中教学活动,大班体育活动的时间一般是40分钟,最长不宜超出45分钟。但这次活动持续了一个小时,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不仅需要单脚站立保持身体的平衡,还需要在整个活动场内进行“斗鸡”游戏,这对幼儿的体能要求较高。此外,活动过程中幼儿之间有一定的肢体对抗,对幼儿来说心理负荷较大。活动持续一段时间后,虽然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但明显看到幼儿的各种情绪反应,一方面是对游戏输赢的情绪反应,如赢的幼儿欢呼雀跃,部分幼儿在游戏输后忍不住哭了;另一方面部分幼儿存在畏惧心理,如在活动过程中,部分本应该“出战”的幼儿因为畏惧未参加游戏。可见,本次活动时间偏长,对幼儿身心造成的负荷过大。

具体分析本次活动,我们发现此次活动的重点在后面部分,但从开始热身到正式一对一对抗用时近20分钟。因此,笔者建议在环节设置上省略热身和基本动作学习阶段,直接进人一对一的对抗阶段。幼儿在活动前已经观看了“斗鸡”游戏的视频,有了一定的经验准备,教师可把一对一的对抗作为幼儿对“斗鸡”游戏的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给足时间让幼儿熟悉动作,让幼儿的模仿动作逐步转化为经验性的动作。在一对一对抗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行为,在幼儿探索结束后帮助幼儿梳理规范动作并强调游戏规则。这样,环节的压缩一定程度上减少幼儿的身心负荷,同时能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熟悉游戏动作和规则。

2、教师对活动规则的强调不够直观,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游戏规则不仅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有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化,关注到他人,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斗鸡”是一项竞技游戏,为了保证游戏结果的公平,需要依据规则来判断输赢。因此,为了实现体育活动的良好效果,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并自觉遵守。学前期的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往往根据直观具体的标准辨别是非。但令人遗憾的是,活动过程中教师对规则的说明更多的是采用语言说明的方式。首先,在规则的发布上,教师的语言指令不够清晰。教师虽已通过口头形式向幼儿说明了规则,但幼儿对规则还是不理解,如幼儿都知道在游戏中不可以用手推对方,当被指出违规后,有的幼儿却坚持认为自己没有用手推。又如,在三对三对抗开始之前,红队要出战的队员没摆好“斗鸡”的姿势,教师再三强调却不起作用。其次,教师没强调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对团队比赛的关注。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许多幼儿出局后就直接去了“鸡崽回收站”,教师并没有引导出局幼儿关注场上的情况。再次,在规则的落实方面,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引导幼儿遵守规则。一方面是由于幼儿本身对游戏规则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是教师忽视了对场上的控制,如在三对三的对抗过程中,教师只关注让两队的队员上场,却没有关注到场上的情况,有些用手推的幼儿仍然在场上继续对抗。

笔者认为,游戏规则的发布和落实应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着重幼儿自身体验,教师的示范应建立在幼儿已有的错误经验上。如针对活动中部分幼儿动作不规范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其现场重新演示一遍,并引导该幼儿观察规范动作是怎样的,教师再说明该幼儿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做一个标准动作示范。又如,在一对一对抗的时候,对于规则的要求和理解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再次强调规则,将幼儿的违规行为(如用手推、双脚落地继续战斗等情况)再次梳理,效果可能会更好。此外,当幼儿到了“鸡崽回收站”,教师应该唤起幼儿对自己团队其他队员的关注。

3、活动中幼儿比较被动,没有参与评价

在活动中,幼儿是被动的,是被评判的对象,教师当裁判,虽然活动期间出现两名幼儿双脚同时着地的情况,教师有咨询幼儿怎么判断胜负,但是只是象征性的咨询,不是让幼儿给出意见,最终还是由教师决定。其实,幼儿期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变阶段,掌握是非判断标准是幼儿学会自律的前提。让幼儿参与活动的评价,懂得用规则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及他人的表现,能加深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提高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自觉性。同时,让幼儿参与游戏的.评价,赋予幼儿一定的责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幼儿对游戏和团队对抗情况的关注。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幼儿明确游戏的规范动作和规则,也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评价。

此外,从最后几回合失败的幼儿哭的行为可以看出,大班幼儿是十分看重比赛的结果。所以教师判定比赛胜负的规则一定要直观、公平。但在活动过程中的每一回合结果的判断上,教师以自己的标准来执行。例如,在一对一对抗的结果判断上,教师是以场上每一队的人数来进行判断,但实际上输赢的幼儿已经部分混合,这也就导致对结果判定不够明确。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将记分牌整合到游戏中来记录呈现游戏的结果,同时可以将两队幼儿分开,让他们有明确的团队概念。大班幼儿已经基本掌握了lo以内的数概念,翻牌子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难度。罚下场的幼儿可以自动把记分牌往后翻一个,最后用数字来评判胜负。通过翻记分牌的方式,幼儿就能知道自己队伍的情况,知道自己的行为和团队胜负的联系。这样,幼儿懂得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也使得最后的输赢胜负判断有依据。

三、活动方案修改

?活动目标】

1、练习单脚跳,发展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感受传统民间游戏的有趣,体验参与竞技运动的快乐。

3、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看过传统民间游戏“斗鸡”的视频。

材料准备:口哨、“鸡崽回收站”牌子、“捞鸡”拐杖、红蓝颜色的背心各若干件、记分牌两个。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言语直接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都看过斗鸡视频了。现在我们就开始斗鸡游戏吧。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当老师哨声响起的时候,两队各派一个人迎战。输了的,就需要到“鸡崽回收站”。

2、第一回合对抗(探索阶段):听哨声逐个出来,一对一对抗

这一回合结束后,教师进行小结。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老师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请小朋友上来演示给我们看下他们斗鸡的动作好不好

教师找在游戏中观察到的有典型代表动作不规范的幼儿(比如用手推对方、斗鸡姿势坚持时间不长久的幼儿)做演示,让其他幼儿观察错误的地方,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教师再做标准动作的示范并强调游戏规则。

3、第二回合:二对二对抗

(1)在开始前,教师先向幼儿展示记分牌,并告诉他们使用规则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呢这个是记分牌。记分牌上的8代表满分是8分,代表每一队伍都有8个队友,如果输了被罚下场的孩子要自己主动把记分牌往后翻一个,比如下去一个小朋友,就把8翻到7,大家知道怎么使用了吗

(2)开始第二回合斗鸡

师:大家要把上一回我们共同制订的动作规范记在心里哦,我们要做一只诚实、遵守规则的鸡。另外,在游戏中输了到“鸡崽回收站”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任务哦,帮助老师监督场上的小鸡有没违规的情况哦,好不好

第二回合结束后,让幼儿通过记分牌上的数字来判断哪一队赢了,教师再次总结期间出现的违规问题。

4、第三回合:三对三对抗

第三回合结束后,教师再针对实际活动中出现的违规程度再适当重新强调斗鸡的规则。然后请成功率高的队伍分享成功的经验。

师: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还是有违规的现象,请问其他小朋友有没发现呢谁可以帮助老师来示范下怎样才是对的

师:刚才x队小朋友赢了,那我们请他们来分享下成功的经验好不好

5、第四、五回合:群鸡对抗。

幼儿开始第四、五回合对抗。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再次强调规则并进行小结。

师:今天活动中,我们胜利的队伍是x队,没有赢的队伍也不要气馁,你们的表现也都很棒。

6、放松活动

幼儿之间相互轻敲手臂和腿,整理队服,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体育活动跑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在讲述孙悟空的故事中辨别是非和好坏

2.让幼儿尝试着用“假如......”的句式展开想象,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1.先请幼儿看动画片,了解孙悟空的故事。

2.收集孙悟空的资料

3.图片《孙悟空降除妖怪》

4.音乐磁带《西游记》

5.教具金箍棒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西游记》,请幼儿说出播放音乐的名字

2.《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途遥远,坎坷曲折,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孙悟空一路英勇降妖除怪的情景吧。

3.让幼儿说说西游记里都有什么人?你喜欢谁?为什么?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4.神通广大的的孙悟空是我们小朋友心目中的大英雄,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火眼金睛.腾云驾雾的本领。我们小朋友都非常的`喜欢。

5.假如小朋友你是孙悟空的话,你的金箍棒能变成什么呢?

6.你用金箍棒变成的物品哪些人会需要它们呢?

7.孙悟空都有什么高超的本领呢?

8.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

9.假如我们小朋友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你会变成什么呀?

10.假如小朋友一个跟头能翻到十万八千里,我们想去哪?想去干什么?

11.小朋友想想还有那些人像孙悟空一样不怕困难,非常勇敢?

12.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像孙悟空一样的人呀?

教师小结:

我们如果想实现这些愿望应该好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在活动区贴上“水灾、火灾、生病”等场景图片,请幼儿说说自己会怎么做。

2.鼓励幼儿在困难面前勇于挑战。

大班体育活动跑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跳、单脚跳和跨跳的能力。

2、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及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根棒。

2、幼儿学会念儿歌《马兰花》。

3、录音机、磁带、哨子一只。

三、活动过程

(一)队列练习。(听音乐有精神地进入活动室,绕场地一周后成4路纵队)“小朋友,现在我们排着整齐地队伍,拿好棒去操场锻炼身体吧!”

(二)做“棒操”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来做棒操。”幼儿跟着老师做棒操(自编):

①伸展运动; ②下蹲运动(下蹲时要蹲下去);③踢腿运动(腿要伸直);④腹背运动(膝盖不能弯曲);⑤跳跃运动;⑥整理运动。

(三)幼儿自由玩棒,教师观察指导

“我们手里的这根棒,可以有许多种玩法,请小朋友自己找一个空地方玩一玩,看谁玩棒的.方法多。”(教师注意观察发现有创新的玩法,让大家练习。)

(四)幼儿练习“跳棒”

1、 练习双脚跳,跨跳和单脚跳。

①练习跳过60cm的宽度棒。

②练习跳过30cm~40cm高度的小棒。

2、 练习“分合跳”

①请4名幼儿示范分合跳。

②全体幼儿徒手练习拿棒的分合动作。

③幼儿分成4组自由练习“分合跳”。

④配上儿歌的节奏集体练习“分合跳”。

(五)游戏:拼图形

幼儿自由拼图。

(六)活动结束

学习孙悟空玩耍金箍棒。全体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出活动室。

大班体育活动跑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有用绳子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创造性地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有初步的求异求新意识。

2、有与同伴互相合作玩耍的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4、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跳绳每人一根,各种玩具动物若干,音乐带,贴地彩纸。

场景设置:

设置一条5米宽的河流。

活动过程:

1、幼儿随着教师在音乐声中简便进入活动室。

2、准备活动:幼儿跟着教师在音乐声中简便运动。

3、适时集中幼儿,教师出示跳绳,启发小朋友想一想:跳绳除了能够跳以外的其他各种不一样的`玩法。适时,教师给予提示。对幼儿的各种不一样玩法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4、让幼儿自由玩耍,大胆探索各种不一样玩法,启发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索更多新的玩法。教师巡视,发现有新玩法及时肯定,并可让幼儿团体学习。

5、以接到电话,小动物遇险,幼儿营救为由引出游戏“营救小动物”。

6、讲解玩法,明确游戏规则。鼓励幼儿大胆参加游戏,启发幼儿利用绳子变成各种营救工具。如:小桥、船、石礅、飞机等经过小河到达河岸,救出小动物。

7、结束:教师以“送小动物回家”为由,在音乐声中带幼儿离开活动室。

大班体育活动跑教案篇7

设计意图:

我们班幼儿已经能够自主的跑、跳,并能参加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他们很喜欢球,本次活动就是利用幼儿对球类的喜欢,设计传球接力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手脚并用,达到全身的协调运动,在游戏中能获得很大的乐趣,它既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又强化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动作的协作能力。

活动内容:

传球接力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快速反映能力,锻炼幼儿手的敏捷度。

2、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幼儿的集体主义感。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

活动指导:

一、对幼儿进行带出前的安全教育师:今天呢,我们要去外面进行活动,那我们去外面要注意哪些安全呢?

二、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带领幼儿慢跑一圈,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师:在开始我们的活动之前,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吧。(带领幼儿一起做律动)

叁、导入游戏,介绍游戏规则。

1、师:知道我们今天要玩什么游戏吗?对,我们今天玩的游戏要用到皮球,名字叫传球接力。现在呢,先请你们认真看,我是怎么玩的。(教师和一名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观看。)

2、教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

师:在开始游戏之前呢,我们要一起来制定一下今天的游戏规则。(在游戏时要听从教师的指挥,不推挤,有团队的意识)

第一种玩法把幼儿分成两队站好不动,两队的排头各拿一个球,当老师发出命令后,拿球的幼儿快速的.把球传给下一名幼儿,(可以从头上传,腿下传或者侧身传),以此类推,看哪一个队最先传完为胜。

第二种玩法把幼儿分成两队站在起点站立,教师发出口令后由每对的排头将球传给下一名幼儿,自己快速的站到队尾,以此类推,按照一定的路线移动,看哪一个队最先传完为胜。

四、注意事项

在传球的过程中,幼儿的间隔距离要适当,相邻幼儿要互相配合,避免落地,幼儿要注意安全。

五、游戏分组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站成两队四排,每组的第一个幼儿发一篮球。开始游戏。(教师可在旁边为幼儿加油鼓起,增强活动的气氛)师:现在我们要开始游戏了,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的口令。

(幼儿准备好以后,哨声一响,游戏就开始。)师:刚才的游戏好玩吗?想想我们还可以怎么玩皮球呢?两个游戏可以轮流尝试进行

六、活动结束,做放松运动。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好棒,做完运动,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