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味道作文通用7篇

时间:2025-10-16 作者:dopmitopy

现在作文中使用幽默的语言可以使文章更加轻松愉快,作文的表达要注重形式,关注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故乡味道作文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故乡味道作文通用7篇

故乡味道作文篇1

乡味家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在喧嚣的城市之外,鸡已成为了农村的象征,有常见的金黄的鸡,也有难能一见的披着“鹅毛大雪”的乌鸡。农村的家鸡热情大方,对来往过客是习以为常,每当屋子里是空无一人,它们就窜进厨房偷吃屋里的白菜,这已成了它们悠闲的午茶时光。对我来说,最具观赏性的是鸡啄食。我将玉米倒在盆中,放在鸡面前,面对我们这些主人家的陌生人,即使它们再热情大方,也还是对我怀有猜疑。他们一步一步向前,同时眼珠时不时地转悠,终于走到盆前时,它们不顾一切,开始疯狂啄食,丝毫不顾周围。吃着吃着,一只鸡不知怎的,开始施展武功,先是“大鹏展翅”,一瞬就轻盈地飞进盆中,紧接着是“金鸡独立”,其一人就霸占了整个食盆,其他鸡无从下口,只有它独享美食。我平生最看不惯这种欺辱他人的行为,于是立即与它进行了大战,一次次的过招,我已体力不支,但鸡却越战越勇,我最终败下阵来。

家家养着鸡鸭牛羊,和谐共处,这就是农村生活的和谐。

乡味柴火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日暮降临,烟囱中传出缕缕带着香气的轻烟,农家的晚饭已开始筹备。农村不同于城镇,老一辈人家中还是用灶台做饭。回到家乡,必然要体验一回。待姑妈起好火后,我便在灶台前坐下,望着灶里熊熊的火焰,灶台里时不时有微小的火星,木柴中的水分与火焰碰撞,发出“滋滋”的声音。渐渐地,火快熄了,对于新手的我来说,这让我手忙脚乱,我不断腾出位置往里面加柴。正在烧菜的姑妈一下就察觉到火势的减小,过来拿起火钳,熟练的将多余的木柴夹出,原先几根奄奄一息的木柴又重新焕发生机。餐桌上传来阵阵香气,晚饭便在着生生不息的火焰中诞生。

喷香的饭菜,火炉的温暖,这就是农村生活的惬意。

乡味梦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我此刻就在宁静的家乡中进入梦乡。故乡的夜晚,来的'格外早,当我躺在床上,窗外就响起了小河的叮咚声,空气中氤氲着花草的芳香。在这样祥和的夜晚,我很快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是绿水青山,是袅袅炊烟,是阖家欢乐,是故乡的一切。这是农村浓浓的情味。

当我将要离开身后传来一声声再见和祝福,是告别,是嘱咐,是浓浓乡味。

大洋,一个充满温情的村庄,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故乡味道作文篇2

于那遥远的江南,于那东瓯国的故地,有令人魂牵梦绕之地,那即是传说中的鹿城——温州。

于瓯江两畔,自新石器时代晚,便有先世栖息于此,故我等温州人世世代代于此繁衍生息。而我堂堂温州只是立式悠久邪?不然。俗话言美:民以食为天。峨峨温州自古以来即是美食集聚之地,如鱼丸,鱼饼此类海产品制成的小吃便是游客口中的`常客;而甜品之类者更是数不胜数了,例如矮人松糕,双炊糕等。此类美食令人见了就垂涎欲滴,一臭而觉腹空,二品则觉食他物却索然无味,味同嚼蜡一般。食品美味可美若如此!

话回鱼丸,乃是马鲛鱼之血肉搅合温州人民之劳动与智慧而作。纯手工制作,食时,鱼丸形散而味不散之感令人味蕾欢欣雀跃。常有人问,此类乃是用鱼制作而成,有腥气否?答案必是否定的。为何?因为此腥气早已在制作者的数次拧搅,揉塑中消散了,仅留一丝“海的味道”,而保留了那一份真。这也恰恰证实这温州人民恪守本分而积极进取的精神,而心灵手巧的能人又将这精神融入其中。

在温州,甜品双炊糕可出了名的美食,而李大同的双炊糕则是这些争奇斗艳的双炊糕中,那只独秀的红杏。这双炊糕虽然只有这不起眼的小小的一块,但是,其制作工序却并未如常人所想的简单。这双炊糕是以糯米为原料制成的,它用糯米粉加白糖或红糖拌匀过筛,撒上桂花,成型切块,经两番炊制而成。其特点是:细、软、韧、香、甜、老少皆宜。其中一道工序,需要将糯米与铁砂一起炒制,这样做成的双炊糕才会更软,更香,更有嚼劲,笔者写此篇至此,口水早已囤积!捏一块双炊糕放在嘴里细嚼,口味香甜,糯米细腻软韧。人皆言港版满记甜品独步天下,我不以此为然,温版“满记”有过港版而无不及,吾深信,温州甜品终有一天可以走上世界的舞台!

我尝于他乡他地见过这温州小吃,但总觉的,只有家的味道才是最棒的,因为,温州是我的家,我爱温州。

小吃,因爱才美味。

故乡味道作文篇3

故乡的味道酸酸甜甜,就像长在山上的野山楂,大颗大颗红透了,其中的滋味也令人难以忘记。我在故乡的回忆有很多,有喜有悲,我想着这些个回忆就像是山楂,又酸又甜。于是,故乡的味道在我的'心里也就成了山楂的味道了。

一年金黄的季节,枯叶落了一地,我却是十分惊喜的发现在一座山的角落里长着一颗山楂树。山楂树可有些年头了,只不过在这藤蔓里被隐藏。当我发现这棵山楂树之后,第一时间就去叫上了我的伙伴们。

于是在那个午后里,我们几个小不点的就钻进了这些藤蔓之间,披荆斩棘的顺利到达山楂树之下。那一天,我们在水上摘了很多山楂,每个人的口袋里都转得满当当的。我们满载而归,回了家后,又各自纷纷从口袋里将山楂全都掏了出来。我们的收获果实得均分,这是我们伙伴们之间都有的默契。

我们瞧着放在地上的红色果子,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喜笑颜开。当我们平均分完之后,也就开始享受起今天的收获来。只不过,我们之后一次性的吃得太多,算是真真体验了一把山楂的酸味了。

这次的采山楂是一次很有趣的活动,我的童年里也当然不只有这一件事。在故乡里成长的时光里,我与身边的伙伴们玩过闹过,我们之间的友谊也并不是一直都好好的。有时候我们之间也会吵架,也会闹得不愉快,也会有哭得稀里哗啦的时候。但是,这些时光都成了如今我最思念与不舍的时光。

故乡的滋味也在我的记忆中变得越发的浓稠起来,时光越久变得越甜,就算是野山楂的酸,也被裹上了一层糖,变成了一串冰糖葫芦,无比的美味。

故乡味道作文篇4

我想着穿过行道两旁萧萧的落木,我想着走上陈旧斑驳的平石桥,我想着踏在故乡的土地上,风里融着夜雨后松柏的清香。

一四年要结束了,落幕的余音里和着清愁与思念。

我想我的故乡了。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回老家过年。若是从我记得的那次回乡算起,今年春节回去,就是第七个年头了。回望这六年,从新奇,到期盼,到失落,我一次一次咀嚼着故乡的味道,咀嚼出了温暖,也咀嚼出了一点沉重的悲凉。( )

一年

“爷爷,还有多久啊?……”

竹条背篓转过来,一直沉默的爷爷理理军绿色的毡帽,悠悠的说:“早着呢。你可别慌,山路滑,你把妈妈牵好。”

“嗯。”我把妈妈的手握紧,眼睛却四处张望着,闪着神采奕奕的光,呼出的气迅速凝结成了水滴。这山,原来就是我的故乡啊。

不高耸,不峻峭,在无云的单调的天空下,远远近近、层层叠叠的黛绿起伏显得愈发清冷。路旁,杂草荆棘掩映着山岩和碎石;有时会看见泥塘,懒懒地游着白鸭。稍平坦的地方,大抵都坐落着砖瓦房,或大或小,但都被树围绕着,路过的时候,家养的狗会伸长了脖颈朝你吠几声,并不吓人,倒可以当做是打招呼了。还有大片的梯田,剪拼成黄绿条纹的裙摆,在湿冷的山风中轻轻飘动着。

山景清秀,这山路却是那样难走。石子、泥土、杂草混成的路面凹凸不平,总得小心翼翼地走;恰逢下过雨,泥浆未干,雨靴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两边都沾满了泥块,又使前进变得更加困难。妈妈一直把我紧紧地牵着,我们就这样艰难地跋涉着。

近暮时分,四肢酸痛的我们总算到了——走下石阶,踩过溪上的小桥,眼前的青石砖瓦房就是婆婆爷爷的家了。水滴从檐角顺着刻满皱纹的土墙上落下,木柱子旁边还靠着镰刀和锄头,石板铺成的路面生长着青苔;旁边由茅草和木条造的简陋的灶房,再旁边就是—“呀!”一条白狗愣愣的望着我们,尾巴警惕地竖在空中,摇了两摆。我侧步躲到婆婆身后,问:“那是——?”

“他倒也真通人性,平常早就叫了。大概是认得到你们呢!”婆婆笑了,狗狗对着她高兴地摇摇尾巴。

“叫什么?”“白花。真是通人性啊……”

接下来几天,我和妹妹就老是围着它转,我们逐渐熟络了,它也会向我们摇尾巴了。白花还很不喜欢鞭炮,每次我们放鞭炮时,它就会十分害怕地缩在窝角,有时还要发抖,定是真的害怕吧。

乡下的第一个除夕夜。我们一家围在火炉旁边看着电视,屋外不时有火炮和烟花的声音响起。十二点的时候,我们也来到屋外,在墙边昏黄的光线下看放烟花。五彩的花朵在漆黑辽旷的夜空中绽放,和着过年的钟声,温暖涌上心头。我的困倦也烟消云散,在乡下过年,也真好的啊。

三年

深冬入寒时就盼着过年,春节将至时就盼着回乡。我们乘车回到了故乡的山里,因为是晴天,车子也开了一段山路,但我们依旧也走了很久。我蹦蹦跳跳的,很高兴,觉得久别的乡山分外亲切。

到家时,我和妹妹飞快地跑下石阶,迫不及待地大喊着:“白花——白花——我们回来了!……”它也从窝里爬了出来,身子后倾伸了个懒腰,活跃地甩着尾巴。白毛非常柔软,眼睛格外明亮。

“倩倩,嘉嘉,你们回来了呀!快来看看,长好高了呀,还认得到我了不?”有些沙哑的热情的声音从屋里传来,我们回头看,竟然有满屋的`人!“这是三姑,姑爷,那是大姑婆,这个你认得啊,燕子姐姐和海城哥哥……”妈妈在一旁介绍。那么,今年过年,肯定很热闹啊!

大人们聊天和麻将碰撞的声音,小孩子们看电视和嬉笑的声音,和着柴火燃烧时弥漫的灰烟,家里格外和谐。我们的糖纸和瓜子壳撒了一地,有时候来扫一扫呢,又调皮地拿扫把挥舞着打闹,弄的家里瓜子壳满天飞,连白花都莫名地看着我们。

大人们就吆喝着让我们出去玩,海城哥哥就说:“就是,走啊,出去玩两圈!”于是大家都拍拍腿,抓一把瓜子揣在包里,欢快地快过门槛走出去。天很亮,空气非常清新。周围的田地已经荒废了一些,干枯的杂草插在硬土里有些萧瑟;远处的山笼罩在薄雾里,像是丝织的头巾,隐隐约约地遮住脸颊;空气里还浮着夜雨后松柏的清香。我们来到了小山坡,哥哥跑得很快,两三步就上了坡,还在前面略带嘲笑地拉我们。

山坡上的风比较大,我打了个寒战。然而村里的风景尽收眼底,哥哥把手往梯田里指,说:“那就是我们家的豌豆尖。”我伸着头望见下面绿色的一片:“到底是那一块?看不清啊,总不会都是吧——哈切!”他们都笑了。哥哥掏出打火机:“点些火烤呀!”看他们熟练的点了一片草堆,炽烈的火很快燃了起来。我们把手放在上面烤着,很是暖和。可当我们要走时,突然发现我们没法把火扑灭了。充满担忧地相视一望,我问:“现在该怎么办?”“嗯。快跑呀!”哥哥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那发生山林火灾怎么办?”“被担心了。这里没多少草,它烧不了多久的。烧了也无妨吧,这山总会荒的。”“真的吗?”“别管了,快走啊!”于是我们很调皮地跑了,远远望去山上都冒着黑灰色的烟,真是让我担心。

但第二天早上,我专门来看了一眼,早没有什么火了,看来哥哥说的是对的啊,不过这样真的有些危险呢。

临走的时候,村支书还来我家和爸爸商量事情,大概是关于山路修建的事。村支书还有些年轻,胖胖的,浓重的乡音听起来很可爱。

真是不舍得走呀,回家一定会期盼到老家来的啊。

六年

一觉醒来,我们已经到了半山。

在我熟睡前,车窗外还是市郊低矮的平房,行道旁的树染着冬阳清澈的金色;而一个梦的时间,周围已是故乡的山,岩石里的杂草在萧瑟的山风里摇曳。我们环着山上了半山坡,再走几步路就到老家了。

我从车里出来,细碎的风轻拂着我睡醒后两颊的红晕,站好,张望,满目陌生。

我所记得的故乡,是冬天凝结的美丽的童话,是有着崎岖的山路、裙摆一样的梯田、辽旷得无云的天空的地方。现在这里,只有水泥铺成的公路,插满杂草的废田,被高大的电线杆遮挡得支离破碎的天空。

我安静地走着,平坦的路,没有泥浆和碎石,也不用穿防滑的雨靴,即使背着背篓也觉得很轻松,可我的心却一点一点地沉下来。坡路一转,竟然有一座座“黄土”,这里曾经是连绵起伏的小山丘,现在居然被挖掉了,一头还堆积着写有“严禁攀爬”的钢材。周围有一些萧条破败的瓦房紧闭着屋门。我无奈地摇了摇头,看见老家石阶上也布满了青苔。

我有些难过,蹲在白花面前,伸出手抚摸它——眉头不安地一锁:它的毛是一年比一年粗糙了,头顶和脊背上雪白的一片已经成了干枯的银灰色;眼神也不如以往明亮了,微微的浑浊里流淌着沧桑。我爱怜地理着它枯糙的毛,突然发现它的右耳上有一个奇怪的牌子,于是问道:“婆婆,他耳朵上挂的什么东西?”

“哦,那个……前几个月有什么专门抓狗的人过来了,我硬是没让他抱走,他们就给他打了针,在耳朵上穿了个那个东西。现在这些人……”

“那一定很疼吧,怎么能这样嘛!”我心疼地看了一眼白花,它无力地摇着白尾。

“还好没叫它们抱走……那边那个屋头的说的就被拉走了的。白花现在不太好,给它倒的饭经常都不吃。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我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眼前的这个家伙,陪伴着我们听了六年的跨年钟声,看了六年的灿烂的烟花,怎么就老了呢。

这一年屋里也非常冷清,没有什么客人,桌子上的几盘瓜子和糖也放了好久。偏僻的大山里住的人越来越少了,回乡的人也越来越少了,除夕的夜空也越来越寂寞,就连雪花也没有再降临。我们的老家,命运竟也是孤独。

爷爷正穿着鞋子,手里还拿着袋子,大概是要出去。我走过去叫:“爷爷,去哪儿?”

爷爷依旧埋着头。啊,我忘了,爷爷的听力已经很不好了,每次看电视都只有看看图画,他还经常可爱地微笑着。于是我大声喊到:“爷爷!!!”

他这是听到了,抬起头来微笑着望了我一眼,慢慢地说:“走,跟我一起去掐菜。”

“你们还种了豌豆尖的吗?”

果然没有回答。我默默地跟在他后面,走过一块块荒芜的田地,到了一小片难得的青葱面前。这些小小的豌豆尖,竟然还在荒芜里坚守着,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片绿色的星火,也让我无比感动。我们弯下腰来,一把一把认真地掐着,露水划过指尖,也是一行辛酸的泪。

中午我们就炒了它吃,我很高兴,第一个就把筷子伸向了它,细细一嚼——却立马吐了出来。“苦的。”我皱着眉头。

“我尝尝,”妈妈也夹了一点,“这可是山里的味道啊,怎么会苦呢。”

就是苦的。我也看到妈妈皱了眉。山里的味道,本来该是自然的醇香;但这里面,还融着荒芜的辛酸啊,怎么会不苦呢。爷爷说了,这是种的最后一季了。那么这里面,一定还融着末代的感伤吧,怎么会不苦呢。

七年……

今年春节是第七年。爸爸之前和婆婆通话时,她说春节后他们就要到城里住下了,不回乡了。我在一旁满怀关切地问:“那白花怎么办?”

“送了吧。大概也活不到多久了。”婆婆应该也舍不得它吧。

我的故乡,我的冬天的童话,终究也得到了一个凄凉的结局。对于我们社会的飞速发展,我由衷地觉得高兴;但依然有些淡淡的忧伤。

毕竟,行道两旁萧萧的落木,陈旧斑驳的平石桥,松柏夜雨后的清香,我也只能在梦里相见了吧。故乡的味道,也只能在回忆里,慢慢地咀嚼,咀嚼出冬阳般的温暖,也咀嚼出一点沉重的悲凉。

故乡味道作文篇5

故乡就是我们梦开始的原点吧,正因为这样,故乡才会是人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终于又回到离别多年的故乡。

走近故居,一座熟悉的老屋出现在我面前。门没有锁,推开进去,里面没有人,那张矮矮的桌子依然摆在原处,不曾移动一丝一毫。我抚摸着老屋里的一切,有一种突如其来的亲切感,好似一条小溪在我心里流淌着,温暖了我的心房。

推开自己原先的小房间,满地的玩具好像形成了一片童年的海洋。床头的闹钟已经停止了转动,看着它,仿佛听见了我童年的心声。我静静地端详这这张小床,感受着童年的温度,我干涸已久的童心悄悄地苏醒,又充满了生机。

阳台上的花草自生自灭。有些花儿开了,一阵淡淡的清香飘过来,夹杂着一缕淡淡的愁思。放眼望去,一片绿色的花草与蓝天白云映入眼帘,远处都是低矮的房屋,没有高楼丛林,视野变得十分开阔,世界也仿佛一下子敞亮起来。碧绿的田地里秧苗正慢慢生长,犹如一个个刚出生的.婴儿。路边的狗尾草随着微风轻轻摇摆,像一道道弯弯的眉毛。没有汽车的叫嚣,只有一头头憨厚的水牛行走在纵横交错的田地间。

故乡的味道就像一杯暖人的热茶,将温暖溢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里;故乡的味道就像一片美丽的花瓣,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环绕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

故乡味道作文篇6

快要放学了,我们201班的同学们要到走廊上排队了。我正从教室里走出来准备排队,赵子熹站在门口不动,我问他:“怎么了?”他说:“被冰冻住了。”我就对他说:“解冻!”他说:“还是冰冻住了!”我也不想和他玩了,就转过身去排队。突然,我听到赵子熹又在说:“我闻到了一股故乡的味道。”嗯,我也闻到了,但我并没有和他说。

因为今天下过雨,地上潮湿,潮湿的地面和树都散发出一股淡淡地清香。那就是故乡的味道了。想以前,在老家也就是我的故乡,在那儿下过雨后就是这种清香。有一天,我正搬着几把小椅子来到我家门前的'屋檐下,然后奶奶也搬来两把长凳,又端了许多菜来放在长凳上,我和妈妈、爸爸、奶奶一起坐在小椅子上吃饭。突然,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幸亏我们坐的地方被屋檐遮住了。吃完饭,雨不是下得很大,我就跑到屋檐外面,在雨中翩翩起舞,那感觉可爽了!下完雨后,各个地方都散发出那种好闻的清香。

我的老家还有一种味道,就是床的气味。床有股老儿味,也就是说这张床已经很老很老了。不过这种老儿味可好闻了,小时候,床要是有这种味道,每天都能睡一个舒服的好觉呢!

我希望你有空可以到我的故乡老家去看一看,闻一闻那股好闻极了的味道,并问她:“我亲爱的故乡,你好吗?”

故乡味道作文篇7

最喜欢奶奶包的饺子了,尤其是虾仁饺子。小时候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那样的饺子。细细回味,一股清幽的香味留在齿间,那是故乡过年的味道——只属于那个时候的味道……

每逢过年我们总是掰着指头算着日子,念叨着那句顺口溜:“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一到年三十儿晚上,奶奶便剁好了韭菜,炒好了鸡蛋,把虾仁拌起来准备包饺子了。饺子还未出锅,我便捧着碗站在厨房门口等着,盼着……

终于盼到饺子上了桌,轻轻咬开一个,韭菜的清香与虾仁的鲜美如热浪一般冲向咽喉,那是一股清幽的香,是那样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细腻的甜

故乡的元宵节没有通明的灯火,却有让谁都吃不停口的汤圆。姥姥包的汤圆是最香的。元宵节这天一大早,姥姥就开始磨芝麻,我总是佯装去帮忙,趁姥姥不注意的时候用小手撮一小把芝麻,偷偷地放进嘴里,然后一边嘬着手指,一边偷偷地望着她。姥姥拿出我含在嘴里的手指头放到她的手掌里,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打几下:“乖乖啊,你看看你的脏手!小馋猫!”连那句话都裹着甜蜜。

姥姥从锅里盛出一碗先给我。我轻轻咬一口汤圆,浓浓的芝麻馅就顺着嘴边流出来,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我尝到了世间最香甜的味道,那样细腻,那样美味……

故乡的味道,是那样令人难忘,是那样令人向往。我渴望再回到故乡,渴望回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在那段日子里,有细腻的甜味,悠长的香气,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故乡的味道是那么细腻,那么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