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是把得到的启发与收获,或者自己的一些看法记录下来,心得体会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一些提升的,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严以用权新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严以用权新心得体会篇1
严以用权是落实三严三实要求的核心。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要针对县处以上领导干部,而对领导干部的要求相比于普通党员干部,一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必须善用手中的权力。如果说修身侧重于个人主观世界的改造、律己侧重于个人具体行为的养成,那么严以用权则是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集中体现,是践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根本和保证。
严以用权,必须牢记一个慎字,做到依规慎行。权力具有天然的膨胀性和腐蚀性,没有笼子约束不行,必须循规矩、有程序、按轨道运行。要知畏。敬畏人民,时刻牢记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自己也是百姓,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敬畏法纪,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敬畏权力,不忘根本、不忘初衷、不忘使命,做到乾乾终日、翼翼用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知足。古人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领导干部违法乱纪,皆因欲壑难填、永不知足。作为领导干部,应有更高的价值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在名利、地位、待遇上知足,在学识能力上知不足,在事业发展上不知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要知止。《礼记·大学》曰: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领导干部要牢记界戒二字,做到守界不越界,守戒不犯戒。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坚守防线、把住底线、不越红线,真正做到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不犯忌、不越位、不逾矩、不出格,一门心思干事业。
严以用权,必须坚守一个公字,做到秉公用权。权力是公器,只能公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一心为公、秉公用权、勇于担当。要持公心。公正待人,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不搞小圈子,不立小山头;公允识人,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考察了解干部;公平用人,坚持好干部标准,不为人情关系所缚,不为歪风邪气所扰。要讲公道。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作为组工干部,任何时候都要事业为先,坚持标准,坚持原则。在选人用人上,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按组织原则办事,一把尺子量准。就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工作而言,特别要在项目评审、政策支持、资金分配、评先评优等方面一碗水端平。要守公义。组工干部守公义,就是要敢于担当。针对干部带病提拔、干部能上不能下、为官不为,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突出问题,勇于应对、有效破解;遇到说情、打招呼、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来袭时,坚决反对、自觉抵制;对发生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动真碰硬、严肃查处。
严以用权,必须落到一个实字,做到勤政务实。组织工作是政治工作,必须以党的事业为重,为党的事业用权,想在实处,干在实处。要推动创新改革。自觉把组织工作放在改革创新的大局中来谋划、来推进,在认识上有高度、领会上有深度、行动上有速度、落实上有力度、储备上有厚度,自觉向中心聚焦、向大局聚力,认真负责地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心无旁骛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无私无悔地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要服务人民群众。站在群众的立场谋划工作,做到民有所盼我有作为、民有所呼我有应答、民有所需我有奉献;立足满足群众需求推进工作,真心帮助干部成长进步,真情扶持人才创新创业,真诚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群众满意检验工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评价,真正做到用权为民、谋利为民。要从严管党治党。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按照思想建党、组织强党、制度治党、作风管党的要求,自觉把三严三实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作为教育培养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作为监督管理干部的重要武器,切实履行好选贤任能、育人聚才、固本强基的重大职责。
严以用权新心得体会篇2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反复强调,“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是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严以用权的“官箴”。
同样为官一任,为什么有的人如过眼云烟,没能给老百姓留下什么印象,而基层干部刘伦堂的故事感人肺腑、触动人心?同样是掌权一方,为什么有的人利令智昏,从权力高处摔下马来,而“拼命书记”向勤仕人去声犹在,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答案很明确: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守住要,固住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
我们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正确看待和运用权力,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勤而不廉,廉而不勤,甚至不廉不勤。有的认为“权力是上级给的,是自己辛苦换来的”,公权私用、公款私分、公车私坐;有的搞权力寻租,利益输送,插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权为妻用,利为子谋;有的坚持民主集中制不够,“大事小事一言堂”。逾矩失范,往往开败事之端。严以用权,关键要做到“三不”。
公权不私,谋私即盗。党员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这固然有干部个人勤奋努力的因素,但归根到底是组织的选择和人民的信任。公权是公器,来自人民的赋予,不属于任何个人,各级领导干部是代表党和人民掌管权力、行使权力。公权只能公用,干部服务人民,人民付给工资,薪酬已付,该得已得,以权谋私即为盗,就是违法犯罪。当前形势之下,全面从严治党、强力反腐肃贪,有些人感到不适应,认为当官“没意思了”、办事“不方便了”。这是非常错误的思想,我们要坚决抵制纠正,务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对待权力,秉公用权。
勤政不怠,怠政如贪。权力是治国重器。不同层级的权力,对应着不同大小的责任和能力素质的要求。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不廉不勤更坏事。领导干部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就是对权力的亵渎和贪污,耽误的是一方的发展,辜负的是人民群众的希望和期待。我们在全省大力倡导党员干部争当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两为”干部,就是要以鲜明的用人导向和激励措施,让“两为”干部有为、有位,让庸官、懒官、混官没有市场,难以立足。汽车出现缺陷需要及时召回,干部有了毛病也要抓紧“检修”。有的地方实施对不称职干部的召回制度,就是破解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的有益尝试,值得借鉴。
用权不滥,依轨守规。权力法定,滥用就会越轨。法治的核心是管住权力,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要将政府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任何一项权力的行使,该遵循什么程序、该遵守什么规矩、该遵从什么制度,都应该严格遵守,不能越界、越轨。一个成功的人要心中有“戒”,有戒律,不妄为;心中有“界”,有界限,不逾矩;心中有“届”,有极限,不万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在打造“法治湖北”升级版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严以用权新心得体会篇3
如何对待权力、使用权力,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党员领导干部要做严以用权的楷模,就要坚持用权为民,严格按照制度行使手中的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实实在在谋事、踏踏实实做人,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促进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要坚持用权为民的理念。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从思想深处入手,转变用权理念,真正将行使权力的价值目标落实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上来,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到困难最多、矛盾最大的地方去,抓住职工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攻坚克难。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真正把权力用在正处,用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用在促发展、惠民生的各项工作中。
要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党员领导干部要敬畏权力、慎用权力,按照法律和制度规定去管权、管事、管人,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权力是把双刃剑,用权意味着信任与考验并存,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经常问一问自己,手中的权力用到哪里去了?有没有公权异化,把权力用在小圈子、小团体的利益上?通过自省自警,进一步淡化权力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权力就是责任,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资本。
要自觉接受监督。监督缺失,容易滋生腐败。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把监督当做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坦然面对来自党和群众的监督,学会在约束中工作,在监督下做事,坦坦荡荡做人、干干净净干事。要坚持按法律和制度行使权力,尤其是在生产经营、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资产处置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等重点领域,要严格遵守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将监督的压力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
当前,行业正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要做严以用权的楷模,只有严以用权、一心为民、一心为公、一尘不染、一身正气,才能赢得群众信赖和拥护,才能以上率下、凝聚力量,为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作出新贡献。
严以用权新心得体会篇4
人类所有的力量最终都集中于权力,一切物质的力量都是权力的工具。原子弹非常强大,要看它的按钮在谁的手里。
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几千年来,人民终于取得了权力,人民终于成为权力的主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但是权力的具体执行掌握在官员手里。人民把权力委托给自己选出的代表,再由多数代表的意志授予各级各部门的国家机关,于是,官员便成了国家权力的具体操作者。官大权大,官小权小。
现实的体制有一个缺陷,上位的权力对下没有边界,相对于上位权力,下位权力基本没有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执行权力的时候需要观察上级的脸色,时刻希望得到上级的肯定,努力争得一个赞扬,唯上唯文(件)不唯实,可以不讲真话,可以不讲真理,不可以对抗领导。体制性官僚主义这个话题另当别论,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予以解决。
习关于推进作风建设讲话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要求,其他的可以适用于一般党员、一般干部,甚至一般的人,唯有严以用权的要求,是完全针对掌握权力的官员所讲的。
严以用权,在总体上需要制度的配套,然而,从官员的个体上,则无权埋怨,必须自洁自好,对权力有正确的认识。
严以用权至少包含这样三层意思。
慎于用权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为民谋利,用错了,损害人民利益,用反了,危害人民利益。
人民利益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包括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因此,在权力使用的时候要谨慎,寻求各方面利益的最佳结合点,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须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谨慎用权的前提是把情况搞清楚,把问题想明白。搞清楚情况唯一的办法是调查研究,除此没有别的途径;把问题想明白就是要深思熟虑、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博采众长。领导干部掌握的情况可能比别人多一点,见识可能比别人广一点,但决不是先知先觉的神仙。
拍脑袋决策,家长制领导,一言堂做主,强烈的表现欲、权威欲、发展欲、政绩欲,都是对权力的滥用。出发点未必不正当,雄心勃勃,急于在短期内获得成功,实现大变样,结果与愿望差之千里,人走政息,折腾到最后,面貌依旧,民生如故。后任要么收拾摊子填平补齐,要么重起炉灶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任何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来。普遍见得到的千城一貌,政府债务,土地财政,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更遑论有的地方强征强拆与民争利的权力霸道。凡是官德未泯的官员,都有必要对用权是否谨慎进行认真的思考。
敢于用权 权力不是用来欣赏的,不是用来炫耀的,更不是束之高阁用于收藏的,人民的权力必须为人民谋取利益。
慎于用权和敢于用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权力有风险,用权须谨慎,说的是,手握权柄,如履薄冰,要负责任地使用权力。反之,过之,不敢负责不敢用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可权力放空,以不作为而保证不犯错误的惜权思维,也是违背权力的本意的。
毛公说,好的领导者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认真地对待错误。完全不犯错误的人在世界上是从来没有的,邓公说,大胆闯,大胆试,说的都是敢于用权。
严以用权新心得体会篇5
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最大不同莫过于手中有权、肩上有责。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也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定、按法律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力谋私,做廉洁自律的“清白人”。
知道权从何来,才懂得权如何用。共产党人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权为民所赋,利必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关切作为指向,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权力行使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准,是权力姓“公”的政治属性使然,也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待所在。
严以用权首先必须严格端正权力观。中央纪委近期通报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中,违规配备使用公车问题最为突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在滥用权力。在一些领导干部那里,权力不是来自组织信任和人民重托,而是自己可以任意使用的“私器”。“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言行上唯我独尊,作风上专断浮夸,生活上奢靡享乐。这些现象,无不折射出权力观的偏差、扭曲甚至倒置。
正本才能清源。领导干部要从思想深处入手,转变用权理念,真正认识到即使身居高位头上仍有戒尺,越是位高权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也就越重。不能甘做“糊涂官”、只当“太平官”,要主动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思想到行动,真正将行使权力的价值目标回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
严以用权,单靠觉悟不保险,要有制度才管用。用法律明确权力边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必须完善党内法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筑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轨道。党的xx大以来,以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带动权力规范运行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国务院正在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的权力清单制度,让权力的任性空间越来越小直至完全被“驯服”。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有效的防火墙。确保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力谋私,还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最广大群众的监督。要尽快推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公开,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一旦滥用权力,不管任上任下都将被严厉追责。通过加强监管和完善追责制度,管住权力触角,倒逼领导干部勤于干事、勇于担责。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领导干部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领头羊,是团结带领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主心骨,珍视并善用手中的权力,切实做到严以用权,心中有戒,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让权力造福人民。
严以用权新心得体会篇6
检验检疫局各党支部分别组织开展了严以用权的十个要求的专题学习,进一步明确了严以用权、正确对待权力、规范使用权力,是每个干部的第一道门槛和第一堂必修课。现谈一下我的一些个人体会:
要做到严以用权,就必须遵循十个要求:
一、敬畏权利。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清楚,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神圣的。对手中的权力要有畏惧之心,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坚持用权为民,心存敬畏。
二、慎用权利。党员干部要在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搞清楚、弄明白问题情况的前提下,负责任地行使权力,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微慎初慎终。
三、为公用权。党员干部要守住公与私的分界线,做到用权为公,绝不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
四、依法用权。每个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明确权力周边的警戒线和高压线,做到依法用权,让权力在安全线内运行。
五、履责用权。每个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明确了权力和责任是紧紧相连的,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扎扎实实履职尽责,在困难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要敢于面对、勇于担当,做好率先垂范引领示范作用。
六、务实用权。每个党员干部要明确严以用权和干事创业不是对立的。成功源于实干,事业是干出来的,每位党员干部只有扑下身子抓落实,在思想上、决策上、方式方法上做到求真务实,才能干事创业。
七、刚直用权。每个党员干部在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时,要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在面对重大原则问题时,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八、阳光用权。权力运行必须公开化、规范化,各级领导干部要逐步习惯于在法律、规范、制度及人民的监督下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利。
九、廉洁用权。每个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要干净做事,廉洁用权。既要管得住自己,也管得住身边人。
十、公正用权。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利是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只有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正义,才能切实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