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5-04 作者:Surplus

写心得体会是丰富我们眼界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在潜移默化中渲染到更多事情,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好一份体会,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心得体会6篇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心得体会篇1

我在活动期间一共带过两个孩子,两个都是跟父亲一齐生活的单亲家庭的女孩,她们是孩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我觉得我们就应给予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爱。他们这个年龄是比较敏感的年纪,自尊心又个性强,所以我们就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透过我的工作,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要有爱心、耐心

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教师、同学、社会的关注。所以,我们作为代理家长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除此之外,在结对子时应尽量让男生与男孩子、女生与孩子结对,这样他们之间可能共同话题要多些,方便了解孩子。我带的女孩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孩子跟亲戚住在一齐,她有时就会跟我耍小性子,我觉得应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包容她,而不是所以而疏远她。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忙,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觉得我们就应多跟他们交流,给他们传递一些健康用心的思想,引导他们合理用钱,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学校也要多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不要花太多时光在网吧里。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齐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超多的时光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戏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状况,我推荐学校平时多引导他们进行读书等有益的业余活动。

三、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学生,我没有太多课余时光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并且也不太适合,这样反而会影响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所以应由学校来实行,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状况

对于这些孩子,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状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到达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构成必须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靠性和信任感。

总之,我们要努力孩子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提高的引导者。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互动交流活动,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状况;了解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状况和家庭状况;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带给必要的帮忙。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欢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期望能对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有所帮忙,帮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心得体会篇2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忙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体会很深,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我与_班_同学结了对子,她是一个学习成绩中等,性格很内向的小女孩,很少与他人交流,从而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状况,我就经常请班上活泼开朗的同学跟他一齐玩,在班级群众活动时,让他多与同学交流,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我也经常与他交流,这样他就慢慢学会与同学交流了。

二、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

_同学学习成绩中等,完成作业时常会遇到困难。我找到班主任和课任老师,针对她的状况,专门拿出方案,进行补课。她的成绩稳步提高了,在外打工的家长也放心了,还经常打电话和我交流。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

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周围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容易被宠坏、更容易构成娇气的不好习惯、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作为教师应当采取措施使留守儿童经常持续乐观、稳定、愉快的用心情绪,使他们获得爱的互助、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与生活。并引发全体同学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忙。比如 我利用写信的方式,让所有的同学都写一封给父母亲的信,往往写得感情最真挚的是那些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的心中是那么的思念父母。而后将好的作文展出或诵读,让全体同学都感受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真挚的心。这样所有的同学都深受感染,他们都会用一颗诚挚的心关心身边的留守儿童,认为自我应当帮忙,体贴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那么,留守儿童也不再觉得自卑、孤独、可怜。他们要与同学、与教师、与社会上关爱他们的人亲切的交流。我班同学也相处融洽,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班群众。

我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那么,只要留守儿童存在,关爱留守儿童这项活动就务必深入、持久地、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心得体会篇3

今天,我们到xx市xx小学举行了“手拉手,爱心助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看到的是队员身上的那一种无私奉献,默默付出而又毫无怨言的可贵精神,虽然路途坎坷,但再大的风雨也无法阻挡我们将活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关爱留守儿童,手拉手,爱心助成长”就是让每一名志愿者的爱心伴随着留守儿童慢慢成长,让他们知道,他们其实并不孤单。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群最可爱的人,永远都在默默地陪伴他们,那就是我们的青年志愿者。看到了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不管再辛苦,也值了。是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药,也是最好的明信片,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笑脸,就像那纯洁的百合花,在这里肆无忌惮的绽放着。也许,当我们抬头仰望蓝天时,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只因我们曾经努力过,曾经付出过,只因我们真正地体会过了,什么是乐于助人,当你真正奉献出爱的那一刻,你是幸福的。

我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能有更多人能真正用心投入到活动中来,用心来关爱和帮助每一个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人,是因为什么而活?要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用心地付出,假如每个人都只懂得索取,那么我们该向谁索取??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很多可贵的东西,那就是人间真情,当然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有的队员时间观念还是不够强烈,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我们总能在不足中吸取经验,在不断改正错误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相信我们都可以做得更好。

每一次都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每一次都在不断的成长,在不断的积累经验。每一次的活动中,都让我体会良多,带着这种那个心情进行了活动,我们很开心,也很尽兴;我们很努力,也在不断地追求做得更好。关爱留守儿童,不仅体现了志愿者的无限爱心,同时也体现了志愿者对整个社会留守儿童的倾注的关怀与无限的期望,在孩子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父母的期待,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无时无刻的关爱,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更加懂得怎样去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发奋图强,争取将来成为有用之材。在活动中,队员们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关注留守儿童,给与他们最好的帮助。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心得体会篇4

留守儿童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关注的一件事。因为很多家庭要外出打工养活家人,只能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出去工作,不然无法维持一个家庭的支出。今天这个时代,这种现象格外多,为此在这次的关注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这次去的地方不是很偏远,但是那地方也不是多富裕,属于一个小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但是一进去,我也是感到心情沉闷了,一眼望去,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小孩,几乎没有青年和壮年在里面。我们去的时候,村子里上学的孩子还没有回来,只有一些三四岁和上了六十的老人在,而且他们不仅要带小孩,还要做农活,特别的辛苦。后面我们就了解到孩子的爸妈几乎都出去打工了,一年也回不来几次,村里的儿童都特别的懂事,即使想念爸妈,也不会去吵闹。这样的他们真的让人心疼。我们在晚上才等到孩子放学回家,他们一回来就要做饭做菜,做家务,还要学习。而且据了解他们的学校离家很远,因为没什么钱,就只能徒步走到学校,一来一回就要费很多时间,早上起的真的比鸡还早。

我们自从了解之后,能提供的也只能是一些小物资,帮不上太大的忙,虽然没有很偏远,但是生活也是真的难,大部分的家里都没有大人在,都是一些儿童,这么小就要承受很多。这样一对比自己,我觉得太幸福了。这次的经历也让我知道还有很多地方跟这里一样,需要去被注意到,这些儿童也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看到这些留守在家的儿童,就能知道他们的困境,正是因为生活得不到保障,才会这样被留在家中,不能与父母享受在一起的时光。我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渴望父母的爱和关怀,也能感受到他们想要去往外面的世界看看的期待。

与此,我们更加应该呼吁社会上的人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体会到他们不是没有人去关爱的。我想只有更多人关注到他们的生活,才会有一些改变,这些留守儿童也可以得到更多帮助,他们不再是孤单的。这次的这个经历,真的是让我明白了在社会上生活的不易,我是幸福的,我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应该伸出自己的双手去帮助他人,才算得是圆满的。关爱留守儿童,大家一起去做才更好。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心得体会篇5

本人经过x天的志愿服务,学习和体会到了不少东西,通过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活动,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时也为留守儿童基地的学生送去了我的关心和照顾。在这次志愿活动中我主要负责的是x年级至x年级的英语,但课余时间我也会为各个年级的小朋友解决各个科目的问题。虽然我的这份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认为我做到了尽我所能,我了解到了许多留守儿童他们有的不一样的家庭环境,虽然听到某些情况会有些辛酸,但是我能做的就只有在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尽量多讲一些我知道的对他们来说有帮助的知识以及他们在遇到难题时,我用我最多的耐心去为他们解决,让他们学会更多知识,懂得更多道理。我很开心,我能够利用这次暑假时间去认识,帮助这些可爱的“小花朵”,也很感谢他们陪我度过这有意义的x天时间。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重视的重大事情,教育的施行,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协作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在我国古代,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有“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当前的社会,人们外出工作的机会增多,特别是农村家庭,父母多是选择去外地工作来改善经济条件,因此很多家庭都是由老人或亲属来照看,造成了很多“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甚至很多农村剩下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孩子,致使很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产生。所以我们__镇也不例外,在本次我待的这个留守儿童基地里就有将近__个学生,还不说没有来基地的,所以说目前留守儿童的数量是非庞大的。

留守儿童问题直接影响着部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未来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最为关注的是有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在不上课的时候可能会在社会上无所事事,学到不少坏习惯,影响社会治安。所以我认为留守儿童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给予关爱。不仅需要留守儿童基地进行教育辅导,还需要社会这个大家庭去关心和照顾。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时间相对来讲比在家庭的时间更多,所以我认为学校老师需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针对一些孩子需要时常的谈谈心,鼓励和肯定,另外就是家长一定要多配合学校老师和留守儿童基地的工作,做一个好榜样,让孩子们尽量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感受到爱与温暖。另外我觉得虽然现在留守儿童基地的工作做得相当好,但是我希望政府可以请一些心理辅导老师每周有空去了解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针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一些更专业的辅导工作。

最后还是希望有更多更多有爱心的人们来关爱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让他们在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环境下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心得体会篇6

4月9日,我参加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家访活动。我们小组负责家访的对象是xx小学四年级学生xxx和五年级学生xxx。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明白了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

留守儿童xxx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比较害羞的,他不愿意多说话,性格比较内向。这可能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变得比较自闭的缘故。在谈话中,我们也建议他要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多感受集体中同学和老师们的关爱。

与xxx比起来,xxx的性格比较开朗。在去xxx家时,她显得特别兴奋,步伐很轻快,不停得催我们志愿者要走快点。去她家要经过一条小路,由于刚下过雨,路有些泥泞,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志愿者的心情。她所在的学校的林老师反映杨炯炯学习成绩不错,就是很懒,缺乏学习主动性。我根据老师的话,询问了她的学习情况。小家伙说话特别自信,当我问她有没有每天按时做作业时,她说:“当然!”问她有没有独立完成作业时,她很自豪地说:“都是别人抄我的作业的!”到了炯炯家里,她第一时间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倒了一杯水,小心翼翼地拿到我们面前,非常懂事。炯炯性格的过于活泼跟爷爷奶奶的溺爱也有关系,当爷爷准备与我们志愿者交流时,xx对爷爷的加入表现出了厌烦的表情,让我们看到了炯炯叛逆的一面。

留守儿童比较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不要怜悯他们,要怀着一颗真挚的心给他们多一点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自立、自强。同时,我也建议班主任定期与其临时监护人进行电话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性格特征,这样方能对学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心他、关注他,感受到老师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