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6篇

时间:2024-03-07 作者:loser

教案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和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编写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时间和节奏,提高教学的有序性和效率,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篇1

活动要求:

1、通过拔萝卜的游戏,复习5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感知5以内的物体的不同排列形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和对数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出示t课件,提问:

1.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呀?(小兔)

2.小兔最喜欢吃什么呀?(请幼儿说一说)

二.介绍游戏玩法;

1.兔妈妈请小朋友去帮忙拔萝卜,搬运萝卜。

2.出示萝卜地的.萝卜,提示:点数方法(可以目测也可以手口一致点数),并用集合圈的动作,说出总数。

三.游戏"拔萝卜"(点数)

1.幼儿分批自由挑选一长萝卜卡片点数。

2.幼儿听指令去取相应数量的萝卜卡片,要求幼儿说出总数。

3.以弟弟朋友找一找,与圆点卡片上相应数量的萝卜卡片,要求幼儿说出总数。

4.请妹妹朋友找一找,与圆点卡片上的圆点一样多的萝卜。

四.帮兔妈妈"装运萝卜"出示3只筐,分别装有3、4、5的圆点标签,请小朋友帮助兔妈妈把萝卜点数后装运到相应的大筐里,边送边讲"几只萝卜放在几个圆点的筐里"。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通过“小兔拔萝卜”的游戏情景,逼真的场地布置,让幼儿以小动物的角色身分参与其中,整个活动中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层次清晰,学习本领由易到难,安排合理。目标的制定也能结合教育纲要及本班幼儿发展水平来制定目标,重点突出、难点适宜。能关注全体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学好本领。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都比较好,各个环节都能依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幼儿基本能掌握双脚并拢行进跳的技能,个别能力弱的幼儿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一动作技能。

不足之处:

1、最后的游戏可以多玩几次,因为幼儿此时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可以满足他们玩的需求,适当的多玩几次。

2、活动结束放松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感觉会更好些。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上或减去的方法使5个以内的两组物体变得一样多。

2、在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两组数量之间多与少的关系。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图片:大象、木头、香蕉、万通板。

2、学具:插孔串珠、对比卡、泡沫板插花、大象运木头的图片、塑料筐8个(内装塑料穿线动物)、花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题激趣。

1、大象运木头(感知3和4的数量关系)。

我是大象运输队的队长,我们队里的大象力气大,可能干呢!今天接到通知,要我们去运木头。

(1)出示木头图片(已贴好),请幼儿点数,说出总数。(3堆木头)(2)我们队里来了几头大象呢?师逐一出示大象,幼儿边看边点数,并说出总数。(4头大象)(3)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引导幼儿说出木头少,大象多,少几堆?

(4)有一头大象没有木头运,怎样才能使大象和木头的数量一样多呢?(让幼儿感知3和4的数量关系,引导幼儿说出用添加的方法使得大象和木头的数量一样多。)(5)师小结。

2、大象运香蕉(感知4和5的数量关系)。

大象运输队又接到通知,要到香蕉园里运香蕉。

(1)出示5筐香蕉图片(已贴好),请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这次来了几头大象呢?师逐一出示4头大象,幼儿边看边数,并说出总数。

(3)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引导幼儿说出:香蕉多,大象少,少几头?

(4)还剩一筐香蕉没能运走,怎样才能使香蕉和大象的数量一样多呢?(让幼儿感知3和4的数量关系,引导幼儿说出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香蕉和大象的数量一样多。)(5)小结。

二、以"赠送礼物"的形式,引导幼儿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并会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两组的礼物数量一样多。

1、引导幼儿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

(1)大象爱劳动,又很能干,小朋友制作了许多礼品要送给大象,大象不会数数,它想知道两组小朋友制作的礼物哪一组多哪一组少,你们愿意帮助它们数数吗?

(2)教师提供材料,并提出操作要求:操作时应将材料摆放两组进行比较,哪一组多哪一组少。幼儿分组操作练习(第一组:对比卡;第二组:图片;第三组:串珠;第四组:插花;第五组:穿线动物),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操作结果。请幼儿交流两组礼品进行比较的结果,哪一组多哪一组少。

(4)小结。

2、引导幼儿说出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两组的礼物数量一样多。

(1)大象想让两组礼品变得一样多,你们有办法吗?

(2)幼儿操作,想办法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两组的礼物数量一样多。

(3)分享操作结果。幼儿交流,自己是用什么办法使两组物品变得一样多。

(4)小结。

活动延伸:

玩"比一比抓多少"游戏。

师提供花片,介绍游戏玩法;幼儿两人一组,一个先抓一把,摆一摆,数一数;另一个再抓一把,对应摆一摆,数一数;谁多,谁少?想办法使得两组的花片数量一样多。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篇3

本次活动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认识并能区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且让幼儿学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活动准备:

1、大小颜色各不一样的几何图形;

2、图形娃娃图片一张;

3、每人一份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

活动进程

一、以谈话导入,激趣幼儿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班今天来了这么多的阿姨,小朋友们问阿姨好啊。除了阿姨以外,我们还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知道是谁么?

2、让老师告诉你吧,今天的客人就是图形娃娃,(出示几何图形)小朋友打个招呼吧。你们看图形娃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它们长的什么样子呢?

二、带领幼儿认识几何图形

1、教幼儿说出这几个图形的相应特征。

2、请幼儿找一找:我们的活动室里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3、小游戏:拼小路(复习几何图形)

小朋友们,图形娃娃看到小一班的小朋友这么聪明很高兴,它也邀请大家到它的'家里去做客,好么?

介绍游戏玩法:

(1)到娃娃家要经过一条小路,可是这条小路还没有铺好,需要大家一起来动手;(幼儿动手拼)

(2)小朋友们这么棒咱们来庆祝一下吧,带领幼儿唱歌,歌曲结束以后马上踩到石头上,并提问:你踩的是什么图形?什么颜色的

三、学习按照大小排序

1、图形娃娃的家到了,可是图形娃娃要考考小朋友,谁答对了就请谁到家里去玩,你们有信心么?

2、请个别小朋友下来给几何图形排序

3、请每个小朋友都来给图形排序。

4、每个小朋友都过关了,图形娃娃邀请你们到家里来玩,可是咱们送什么礼物呢?对了,图形娃娃最喜欢几何图形了,咱们就把手里的图形送给他们好么?三角形娃娃最喜欢三角形、圆形娃娃喜欢圆形、正方形娃娃喜欢正方形,你们可千万别送错了。

5、请幼儿分组下来送玩具;

6、老师检查幼儿送的礼物。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够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2、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3片大小不同的树叶。

活动过程

一、出示3片树叶,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1、讨论:这些是什么?数一数有几片树叶呢?(师幼共同点数说出总数)

2、讨论:这些树叶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片最大?哪一片最小?

二、学习将3片树叶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排序。

师:树叶们想学小朋友玩排队的游戏,最小的树叶当排头,站在第一个,其他的树叶按照从小到大接在小树叶的后面,应该先排谁呢?

(请1-2位幼儿上来排)

2、请幼儿拿出自己的树叶,先比较出大小,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学说: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练习从大到小排序。

1、按从大到小排序。

师:如果把最大的树叶排第一,后面应该怎么排呢?(请1-2位小朋友来尝试排序)

2、请幼儿尝试从大到小排树叶,学说:大的,小的,最小的。

活动反思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整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并非采用灌输、传授、说教的方法让幼儿理解排序这一概念,而是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并迁移排序的经验。活动中,教师处处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让幼儿大胆尝试、学习、比较运用各种经验进行排列,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不足之处:

每个环节结束后,没能有效地运用小结语帮助幼儿疏理经验。

教师只有在活动中做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注重经验的提升、关注方法的习得,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活动的功效。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篇5

学习10以内的序数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10以内数字的排列位置。

2、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和记忆能力。

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活动,掌握10以内的序数。

2、学会从左到右进行10以内序数的.操作应用

活动准备:10个盘子、1——10数字、10种蔬菜、智慧盒。

活动过程:

1、手指操放松。

2、瞬间记忆。今天小动物们和蔬菜宝宝的运动会已经闭幕了,要给他们颁奖了,你们想去参加吗?首先要先过小动物们给我们出的通行证,我们才能去。

3、出示课件。获得本次运动会表现最好的前十名的小动物有:熊猫、长颈鹿、猫、豹、兔子、大象、小狗、公鸡、老虎、乌龟。同时出示数字1、2、3、4、5、6、7、8、9、10。提问:排在第一名的小动物是谁?第二名是谁?大象排第几名?

4、下面有请蔬菜宝宝们闪亮登场。请10个小朋友托盘出来。第一个是土豆,第二个是西红柿,第三个是黄瓜,第四个是芹菜,第五个是萝卜,第六个是芸豆,第七个是洋葱,第八个是姜,第九个是胡萝卜,第十个是香菜。

5、请幼儿给获奖的蔬菜颁奖吧。让幼儿在蔬菜面前放上数字。提问:第一名是谁?第五名是谁?萝卜排在第几名?

6、游戏放松《打害虫》

7、请幼儿操作智慧盒,请小朋友请出种类不一样的10个小动物插在插板上的第一行,请给小动物排排顺序吧。提问:小猫排第几?小老虎排第几?8、小猫钓鱼。请把10只小猫插在智慧盒上的第一行,把10条鱼插在第五行。黄色的棋子当鱼线,我们来钓鱼。听口令:第2只猫去钓第2条鱼,第3只猫钓第5条鱼......9、结束。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一份、教师处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我说‘请起立’,你就说‘我起立’;我说‘请坐下’,你就说‘我坐下’,试试看好吗?”

2、“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

1出示大娃娃。“这是大大,我们拍拍大大,对它说句话好吗?”(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欢你!大大欢迎你!)“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大大力气大、大大是个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动作)

2出示小娃娃。“这是小小,我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小小你好!小小我请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锻炼、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戏:给大大、小小坐椅子。

“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把大、一把小)“我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帮助它们?”

小结: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儿送礼物

要求:幼儿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大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并能讲一句话。

(1)教师提供,个别幼儿进行。

1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3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每个幼儿将自己小篮里的礼物送给大大和小小。

(3)将大大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