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分层教学策略的书面计划,能让教案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避免过于繁琐的流程,确保教学过程简洁高效,,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2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2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a乐段悄悄的心情,唱出b乐段急切的心情。
2、聆听《飞来的花瓣》,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进一步提升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学唱《甜甜的秘密》,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教学难点:歌曲节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师:今天,有那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我们也来欢迎她们。听清楚老师向你们问候语的节奏,你们可以用同样的节奏向我和在座的各位老师问好。
4/4xxoxxxox|xoxox-||
师:同学们同学们你们好!
生:……
二、秘密藏节奏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心中有小秘密吗?
生:有
2、师:谢老师我也有小秘密想告诉你们。可是,让老师直接讲出来,我可有点儿不好意思,所以老师就把秘密包装起来,让它自己告诉你们。你听,它的脚步声……
4/4ox|x.xxxx.xxx|xoxox||
da……
a:教师示范两次节奏
3、师:来,让我们也赶紧跟上它的脚步,万一它跑了就不好了。
b;学生来学习节奏
1、导入:我们终于跟上了小秘密的脚步声,那小秘密到底长什么样子呢?你听。
4/4ox|x.xxxx.xxx|xoxox||
啊我想和你我想和你做朋友
a;教师范唱
2、师:瞧,其实谢老师是想和你们做朋友,那,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a:学生唱词
三、秘密藏在橘子里
(一)学唱歌曲前8小节
1、导入:老师已经把秘密送出去了,当然,我也收到了一些同学给我的秘密。你们听,他们把秘密藏装在什么东西里?又把它藏在什么地方了?
听《甜甜的秘密》完整版。(播放多媒体完整版)
学生a:他们把秘密装在橘子里。
学生b:把橘子藏在抽屉里。
2、猜猜他们的秘密,说说他们的心情。
师:刚才你听懂他们的秘密了吗?
师:老师听懂了,我觉得特别感动,也想来唱一唱。听的时候,你们来思考一下,你们听听这首歌的情绪怎么样?你能体会到他们什么样的心情?”(教师范唱完整版)
生:
3、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前8小节。――出示前8小节歌曲内容。
师:原来他们的秘密是甜甜的,相信我们小朋友们也一定有许多“甜甜的秘密”想告诉老师!让我们也来学习学习如何把秘密藏在“橘子”里?(播放多媒体a)
师:刚才,我已经偷偷地学习了把秘密藏在橘子里的方法,也给你们展示一下。
(教师范唱a)
师:你们学会了吗?那跟我一起也来藏藏这个秘密。
学生隋琴跟唱
师:藏秘密也讲究技术,我们来比一比,到底男生是藏秘密的高手还是女生?
男女生分组唱
从“悄悄地”引导学生轻轻地唱,带着“把橘子偷偷地藏”的心情学歌。
(二)学唱歌曲后8小节
1、师:如果是你们把藏秘密的橘子里放在老师的抽屉里后,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们希望老知道你们的秘密吗?
师:我们来听听他们藏秘密后的心情,看看是不是和我们有同样的心情呢?
――听《甜甜的秘密》后8小节。(播放多媒体b)
2、师:我们也在音乐中把心情唱出来吧!――出示前8小节歌曲内容。
①合着音乐学唱后8小节。(播放多媒体b)
②难点乐句的模唱学习!
③用急切的心情唱唱歌曲!
(四)揭示歌曲题目
师:如果我们把刚才学习的两段音乐连起来,就能变成一首歌曲。要是让你们来给这首歌曲取一个题目,你会取什么?
2、出示歌曲的题目:《甜甜的秘密》。
师:你们居然和作词人有相同的想法,可真不一般那。那这首歌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听听,别人是怎样深情演绎的。(播放多媒体完整版)
师:这是一首感情多么丰富的歌曲啊,我们也来非常有感情地演唱一次。
四、秘密藏信件
师:当我们还在学校里的时候,可以把甜甜的秘密直接交给老师!可当那些已经毕业的同学又会把他们的秘密藏在什么东西里?又是怎么样送给老师呢?
1、――出示歌曲的'题目《飞来的花瓣》
师:看见这样的题目,你能猜到他们是怎么样把秘密送给老师的吗?
2、听《飞来的花瓣》。――出示歌词内容。
提问:这首歌的速度是怎么样的?那这样的速度能表达他们怎样的感情?
3、师:听了那么多别人送给老师的秘密,你们心里肯定也秘密想对现在的老师或者幼儿园的老师说吧?谁能勇敢地说出你的秘密?
五、秘密的升华
最后,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收到同学们的秘密是什么吗?那就是我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习成绩哦!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把秘密送给自己最尊敬的老师吧!
在《甜甜的秘密》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小学2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和声音的表现》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出来风在不同的力度上的声音。能用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音响。
2、通过学习《风铃》这首歌,使学生感受音乐的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节奏x xx xxxx 。
3、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3两个音的音名。
教学用具
风铃,旗,
难点重点
1、掌握3、5两个音让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强弱规律
2、能够区分八分,四十六的节奏规律,并且能够准确的演奏出来
教学方法
听唱法,学唱法,创作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老师拿一串风铃给大家看,让学生说一说,风铃的声音是怎样的`。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一下风铃的声音。
2、用电风扇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风速下风铃的声音在音色、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a)在微风的时候
b)在中等风速下的时候
c)在强风下的时候
3、老师总结归纳三种情况下的节奏特点
a)微风的时候 x x
b)中风的时候 xx xx
c)强风的时候 xxxx xxxx
1、让学生熟悉这三种节奏型。
1)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同样节奏模仿出来。
2)自己创编几种这三种节奏型的节奏,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这三种节奏
2、用风铃的声音来读这三种节奏型。直接进入课题
二、学习歌曲《风铃》
1、然学生聆听歌曲一遍
2、让学生读朗读歌词,用感情来朗读。感受风铃的特征是轻盈、清脆的
3、感受“风铃”两个字的读音适一高一低的,正好与本课要学习的两个音5 3 符合
4、帮助学生建立3 5的音高,建立我们的小音库要求学生把已掌握的两个唱名出入自己的大
脑的小音库中。
5、唱准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的3 5 两个音。
1)练习mi sol 两个音的唱名和手号位置,让学生感受这两个音的手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从手号的位置上区分两个音的音高差别。
2)辨别两个音,听到其中的一个音就用手号打出来,练习手号的反应程度
3)做游戏,当听到sol就站起来,听到mi就坐下。训练学生的反应程度。
4)因为两个音组成的音程是和谐音程,所以让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每一个组唱一个音做个简单的和声训练,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6、学唱歌曲
1)演唱歌曲的时候让学生注意演唱时的状态,如:演唱时气息、嘴型、脸部表情等。
2)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演唱,因为三段歌词的内容不一样,根据风的大小强度改变演唱时的情绪。
3)课堂评价,学习演唱的感受
7、课堂小结
小学2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3
教学理念:
1.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
2.建立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3.鼓励学生的音乐创造,重视音乐实践。
教学内容:聆听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表演歌曲《粉刷匠》
教学目标:
1.能了解手的用途,理解劳动的愉快;能用自信的声音,较准确的音高、节奏有表情地演唱《粉
刷匠》。能够在《粉刷匠》的歌表演活动中参与表演,并从中体验上音乐课的乐趣。
2.用身边的材料模仿打击乐的声音为歌曲配伴奏。
3.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们的双手不但能劳动,还能传情达意。
2.通过音乐创造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3.在为(粉刷匠)编配伴奏的过程中,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教学难点: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方法掌握碰铃、响板的多种演奏方法。
教学方法:游戏导入法、示范法、比较法、听唱法、参与体验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碰铃、响板(瓷杯、瓷砖、玻璃杯、铅笔、钢笔等)
教学类型:1综合课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激发兴趣。
1.律动《口哨与小狗》拍手进教室。
2.欣赏幼儿歌曲《小小手》,师生一起做手指游戏。
二、游戏导入、激活思维。
1.猜一猜(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打一身体器官。(教师在投影灯下做手的动物灯影游戏,请同学们猜猜)师:今天这节课,老师首先要用双手模仿一些动物的造型,请同学仔细观察投影仪上有些什么动物?
2.学一学(模仿动物的叫声或有特点的动作)师:谁能用自己的声音模仿一下他们的叫声,或者模仿一下他们的动作。
3.说一说(说说手的用途)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能干的手,它们能干些什么呢?
4.做一傲(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手的描述,到台前表演示范,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将学生的示范动作按节奏重做一遍。)
5.看一看影视资料、图片(生活中有关手势的内容:劳动、做事、舞蹈、各类手语。如胜利、真棒、ok等手势。)
三、参与学习,感受体验
1.听一听(欣赏《粉刷匠》,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师:我们的双手能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下面我们
来听一听《粉刷匠》唱了些什么?他们的双手都做了什么?
2.学一学(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录音,模仿粉刷匠做各种动作。)
3.试一试(为歌曲编配伴奏)
a.认识碰铃,并在教师示范下学会演奏碰铃的正确姿势。
第一步:让学生用碰铃为歌曲配伴奏(节奏谱x―|x一|
第二步:让学生尝试用笔敲瓷杯、玻璃、瓷砖、两支钢笔对敲等方法模仿碰铃声,并用这种自制的碰铃为歌曲伴奏。
b.认识响板,并在教师示范下学会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
第一步:学生用响板为《粉刷匠》配伴奏。(节奏谱xx|xx|)
第二步:引导学生找找身边的“响板”并敲一敲,然后用自制的“响板”为歌曲伴奏。
四、情蛀表达,育歌子乐
1.议一议
a.师:如果你是粉刷匠,或者帮妈妈做了一点事,得到妈妈的夸奖,你的心情是怎样?
b.方法:可展开讨论,结合歌词“小鼻子变呀变了样”讨论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由此让学生懂得劳动要不怕脏和累,理解小粉刷匠忘我的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的喜悦。
2.演一演
a.听课件伴奏音乐,试着编创自己的动作,也可试着用旧报纸把自己打扮成粉刷匠的样子,边唱边表演。
b.教师根据学生自愿将学生分成三组(碰铃组、响板纽、表演组)进行综合艺术表演。
五、创作表现,延伸课堂。
1.听一听(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师: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听听下面的小朋友是怎样唱的?
2.学一学师:为什么妈妈说我是一个好孩子?劳动会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心情?(师生共同讨论,历数一双手的功劳:洗衣服等家务劳动;订图书、平操场等爱校园的劳动;拾麦穗、拔野草等生产劳动,真是样样事情都会做,使学生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表演唱跟着音乐边唱边模拟歇中的情景表演。音乐反复,学生随着音乐表演走出教室。
摘自2006年6月《儿童音乐》
小学2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小青蛙》《野蜂飞舞》,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难点: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小青蛙》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青蛙的叫声。
(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青蛙的叫声。
(3)听乐曲,分别学做青蛙的动作表演。
2、聆听《野蜂飞舞》
(1)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形象?
(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形象,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3、编创与活动:
(1)认识铃鼓,并在教师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势。
(2)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奏出短音?怎样奏出长音?
(3)试着用铃鼓为学过的歌曲伴奏。想一想哪首歌曲合适?选一首让大家唱,并有几个学生用铃鼓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小天鹅舞曲》,唱《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林中》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二、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管弦乐曲《小天鹅舞曲》。
二、学唱歌曲《小红帽》。
教学过程:
一、聆听管弦乐曲《小天鹅舞曲》。
1、初听前可结合画片或幻灯,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天鹅湖》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分辨乐曲的情绪。提示:听到音乐,你感觉小天鹅怎样跳舞?
2、复听音乐,让学生扮演小天鹅即兴舞蹈。
提示:看谁的动作轻盈,和上音乐。
3、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件打击乐器和着音乐敲击。
二、学唱歌曲《小红帽》。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从感受入手,多听录音或范唱。
2、在学生跟唱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指导学生边唱边表演。可以启发学生表创与课本不相同的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4、启发学生根据童话故事《小红帽》改表歌词,加入情节表演,可制作道具配合表演。形成唱歌———表演——唱歌。
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管弦乐曲《糖果仙人舞曲》。
二、歌曲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教学过程:
一、聆听管弦乐曲《糖果仙人舞曲》。
1、初听音乐,教师可不讲剧情,让学生静静的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
提示:在音乐中听到什么奇特的声音?请你用动作表示(指钢片琴的声音)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音乐前,教师可讲述《胡桃夹子》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示:请你想象剧中人的形象,边听音乐边表演。
二、学唱歌曲《有一个人在林中》。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
提示:那两句是一样的?有几处是相同的?
2、反复范唱两次,让学生找出相同得旋律,唱一唱。
3、跟着老师有感情的读歌词,填唱歌词。
注意弱起的第一个音不要吃掉,并注意音准,用模唱解决。
4、学会歌曲后,分角色表演歌曲。
提示:想一想怎样表演?
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小学2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对描写动物的乐曲感兴趣,在仔细聆听的基础上,能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想象中的乐曲的意境及动物神态。
2、能区分歌曲《郊游》中相同和不同的部分,并能用歌唱、律动及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
3、能熟练地演唱歌曲《郊游》,演唱时声音自然,情绪饱满。
4、知道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应与它们和睦相处。
5、发挥想象,说说小熊猫可能碰到的动物,依据xxxx┃xxx┃的节奏,模仿它们的声音,并进行看手势说节奏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聆听音乐《快乐的小熊猫》,感受小熊猫快乐的心情。发挥想像联想小熊猫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小动物?
2、依据xxxx┃xxx┃的节奏,模仿小动物的声音。
难点:引导学生区分歌曲中相同和不同部分,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具准备:钢琴、教材、多媒体课件、头饰(小熊猫、小鸟、小花猫、小蜜蜂、小青蛙)、沙球、响板、串铃、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我请大家猜个谜语,猜猜是哪个动物?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熊猫图片)
师:吴老师的家在仪征,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还有许多新鲜的竹子。我邀请了贝贝到仪征去玩,贝贝开心地接受了我的邀请,准备出发了。(图片、音乐)
[设计理念:精彩的导入新课的设计,不仅是一个好的开始,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听赏《快乐的小熊猫》
(听音乐跟着老师做动作)
师:天亮了,贝贝早早起床了。空气真好呀,一想到今天出去郊游,心情别提多好了。这就出发吧。小熊猫贝贝一路走一路看,外面的景色真美呀;绿的叶,红的花,还有很多小动物。
师:它碰到哪些小动物了?开动脑筋想一想。(小鸟、小花猫、小蜜蜂、小青蛙)它们是怎么叫的?
小蜜蜂:嗡?嗡嗡嗡┃嗡嗡嗡┃
小鸟:唧?唧唧唧┃唧唧喳┃
小花猫:喵?喵喵喵┃喵喵喵┃
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
师:看我的手势,放在上面声音说高些,放在下面声音说低些。
师:这些小动物们会对小熊猫说什么?
生:小熊猫你到哪去?可以带我去吗?
师:好呀,我们一起去吧!
听音乐《郊游》,感受歌曲的情绪。(出示歌谱,跟着音乐做动作)
[设计理念: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这节课串联起来,学生很快就会被吸引。将遇到的小动物的声音用《郊游》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说出来,以此希望在学歌曲之前解决一部分难点。]
三、新课教学
(一)学习新歌
师:小熊猫和小动物朋友们边走边唱多开心呀,我们也来一起唱好吗?
1、读词
2、哼唱
3、唱词
4、纠正错误
5、跟伴奏唱
(二)分析歌曲
师;小熊猫和它的朋友们郊游开心吗?可是它们遇到了困难,我们来帮助它们好不好?它们走着走着被一块大石头拦住了去路,看看石头上有什么?
困难1:找出描写景色的歌词
过程:1、学生找
2、跟着伴奏音乐唱
3、纠正错误
师;让我们继续走吧。呀!栅栏拦住了?看看有什么?
困难2: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唱一唱
过程:1、学生找有两个乐句
2、跟着老师唱一唱
3、纠正错误
(三)演唱歌曲
师:小熊猫和朋友们遇到的困难终于解决了,高兴吗?那我们就用高兴的心情演唱好吗?
[设计理念:沿用讲故事的方式解决歌曲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得歌曲学习富有创意而不枯燥,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歌曲学习所带来的一些新鲜、愉快、高兴的情绪。]
四、拓展学习
1、看仪征风景片
师:终于到仪征了。(看)这里的景色美吗?你看到什么了?说一说。(花美鱼肥、树木成林、亭台楼阁、一片锦绣)
a、读词
b、单独唱这句词
2、赞美美丽的秋景
师:除了把这美丽的景色唱出来,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赞美它呢?(唱出来、画出来、跳出来、写出来)
唱:用伴奏乐器(沙球、响板、串铃、三角铁)
跳:自己设计动作
说:朗诵诗歌
画:由学生自己准备(分组展示)
3、听flash音乐《森林迷雾》
师:美丽的景色也引来音乐家们用音乐来赞美它。
4、保护环境教育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要不要爱护呢?美好环境是我们大家创造的。
[设计理念:创造性的学习一直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环节用视频看风景的方式来创编歌词唱美景,同时也让学生拓展思维构想其他赞美景的方式与方法,并进行表演。这些想法是让课堂更加丰富,不仅是学习演唱歌曲,还要选用一些合适的方式来延伸歌曲的情绪,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表现的能力。]
五、总结
师:今天郊游愉快吗?下节课我们接着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