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数数的教案8篇

时间:2025-07-15 作者:loser

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教案中可以设计游戏环节,教案中的分层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因材施教,关照到每位学生的成长需求,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教案数数的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数数的教案8篇

幼儿园教案数数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提高幼儿对数的实际意义的认识。

2、通过"听声音"默数6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尝试着了解"多一"或"少一"的数概念。

3、鼓励幼儿积极、大胆的参与游戏活动。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纸板6块,上面写有1—6数字;

2、铃鼓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幼儿围成一个圆圈,玩"桃花几朵开"的游戏,教师数到几,就几个小朋友抱在一起。

玩法一: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玩个游戏,我们一起来玩"听声音数数"的游戏。小朋友用耳朵听老师拍了几下铃鼓,请你说出这个数字。再次游戏时加大难度,这次必须用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铃鼓,在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老师请到你才能大声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

游戏规则:

1、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的哦。

2、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老师请到后才能大声站起来回答3、再次加大难度,听到拍的是几下,让幼儿用拍手的方式来回答有几下。

?此游戏主要是让孩子熟悉游戏玩法和规则,学习默数,并在游戏中通过检验,反复感知和理解】

玩法二: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的纸板,上面有数字哦,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几呀?"老师一边放,一边让孩子认认上的数字。

"这次游戏和刚才的.不一样了,小朋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听,老师拍了几次铃鼓,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有这个数字的纸板。

游戏规则:

1、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的。

2、老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数字。

3、踩数字时不能拥挤,用脚碰到就可以了。

玩法三:

1、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更加有难度的游戏,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铃鼓,听完后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要跑到比这个数字多一个的数字板板上,站对的孩子待会有奖励哟!

2、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玩"少一"的游戏。

游戏规则:

1、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的,用耳朵仔细听声音。

2、老师说"开始",小朋友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第一则玩法让孩子熟悉了规则和玩法,第二则玩法让孩子进一步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在第三种玩法中让孩子尝试体验"多一"或"少一"的概念。整个活动贯穿着"形式不变内容变"的设计原则,让孩子反复练习却不感到枯燥乏味。】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能积极投入,高潮迭起。分析原因,其一是游戏中的规则简单,幼儿非常容易理解和操作。其二是游戏具有趣味性,默数是中班上学期不常用的一种数数方法,所以幼儿很喜欢。听完声音后不能马上回答,而是要捂住嘴巴听到命令后才能报出答案或去踩相应的板板,小小的一个动作既帮助幼儿遵守了游戏规则,又让他们沉浸在游戏情节中。

对于教师来说,我也非常喜欢这则活动。其一这个活动教具少,便于操作。其二是规则简单,便于教师交待清楚。其三是整个活动层层递进,幼儿在活动中练习了默数、手口一致点数、尝试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等。整个活动贯穿了“形式不变内容变”的设计原则,让幼儿反复练习,却不感到枯燥乏味。

在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教师一定要交代清楚游戏规则,游戏后要有验证环节,因为验证就是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也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代表集合的总数这一数概念。

幼儿园教案数数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数数方法,初步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2、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数数

2。课件—数数

3。课件—数数

活动过程

一、交代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有小动物客人来做客,你们欢迎吗?

好!让我们来看看是谁来做客呀?

(小熊,小鸡,青蛙,小鸟。)

二、连线—请客人坐下

1。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来了多少小动物?

(1只青蛙,2只小熊,3只小鸡,4只小鸟。)

2。教师:我们请它们坐下吧?

你们看,小椅子都摆放好了,请小朋友想一想,应该怎样安排小动物入座呢?

(椅子分贝摆放了1把,2把,3把,4把。)

3。请小朋友安排小动物坐下吧。

(请幼儿按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二、数数几条鱼

1。出示课件—数数[1—45]

教师:请你数一数海里的鱼。

2。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1)教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会数错呢?怎样数才能数清楚呢?

教师总结并示范数数,我们只要想办法记住第一个数的鱼,

再数到它的时候就不要数了。

(2)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记住第一个数的鱼呢?

三、幼儿探索尝试封闭式数数

1。请小朋友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你们可以用水彩笔记号。

2。小结交流数数的经验。

四、趣味练习

练习卡—数数[1—38]

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幼儿园教案数数的教案篇3

活动名称 :

有趣的数

活动目标:

对生活中的数字赶兴趣 了解数字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联系 认识并且能正确书写10 以内的数字

活动要素:

认读数字

辨别单双数

对数,量 对应关系的理解

活动准备:

漫画 ,数字胸卡 , 水果卡片 “车票”等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手指律动《数字歌》

1头牛 2匹马 3只小羊 找妈妈 4只鸡 5 只鸭 6只小鸟叫喳喳 7条鱼8 只虾9条小虫慢慢爬 10个数字真有趣 我们一起学习它

二 基本部分

(1) 通过手指律动 引出活动主题 《有趣的数》

师: 小朋友表演的可真棒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认识 有趣的数字宝宝

(2 ) 请幼儿先说说在那里见过 有趣的数字宝宝

师: 在正式认识他们之前 我想先请小朋友说说你都在那里见过他们呢

生: 闹钟 日历 电话 尺子 汽车路牌 等……

( 3 )如果没有了这些数字 我们的生活会什么样子呢

师: 生活中没有了数字 我的生活一定很糟糕 你们说呢?

生 : 我们就不知道时间 不知道几号 不知道多长不知道有几岁不 ……

师 : 既然数字宝宝这样重要 现在我们就快来认识他们吧

1 象铅笔细又长

2象鸭子水上漂

3 象耳朵听声音

4象小旗迎风摇

5 象秤钩来卖菜

6 象豆芽列嘴笑

7象镰刀割青草

8 象麻花拧一遭

9象饭勺来盛饭

10 象铅笔和鸡蛋

师: 小朋友们 说不定 这些可爱 调皮的数字宝宝已经钻进你们的衣袖里给你们挠痒痒呢 ! 快找找看吧

生 ( 发现身边的数字贴 和水果贴) 惊喜

师: 小朋友们快告诉我 你们都找到了什么?(师让幼儿一个一个说一说找到的数字和水果的数量)

师 : 我建议 咱们一起和他们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 : 好~!

(4 )游戏 “找朋友”

游戏规则:

相对的数字找到对应的水果数量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对数,量对应关系的理解

(5)游戏“快乐宝贝车”

游戏规则: 幼儿根据“车票”找座位 共同帮助没有找到座位的小朋友找“座位”

(6 )“请你画一画”

师:我们和数字宝宝做了怎么多的游戏 数字宝宝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咱们来画画他的'样子好不好啊?

生 :好 ~! (发现描红纸 拿出描红纸和彩笔)

师: (出示田字格)一座房子真奇怪 ,墙上开着窗四块,要问人从哪里进 从前往后第2排 小朋友 看看这个是什么?

生: 田字格

师 : 今天我们就在田字里画数字宝宝 竖起我们的小耳朵仔细听

师:( 播放数字童谣)和小朋友一起写数字

三 结束部分

师: 小朋友今天表现的非常聪明 咱们的活动很成功 老师奖励给你们一幅神秘的画 这幅画的神奇之处在于他是由很多数字拼成的 那么他们都是谁呢 小朋友你们能猜出来吗

咱们下次活动一起来找找看好吗

生: 小朋友们再见吧!

幼儿园教案数数的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中班的幼儿发育期间,对于数的认知很不够,通过序数的学习,能够让幼儿进一步的对数字的了解,很利于幼儿以后的学习活动。通过游戏和直观的观察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懂得排序。

2、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知道什么是序数。

教学的难点:区分数字和序数。

活动准备

1、 点字卡。

2、 标记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让幼儿闭上眼睛。

2、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的动物。

3、让幼儿数数有几只……逐个的数。

二、在出示图(2)点字卡

1、数数点字卡,逐个的数。

三、用动物卡和点数卡来排序,按从少到多排列。

1、谁排在最前面,第一只大象排在第一。

2、请小朋友来排谁排在第二。

3、谁在第三,四,五。

四、请小朋友一起和老师说一遍。

大象排在第一,两只……排在第2,3,4,5。

五、请小朋友来排点字卡(请各位小朋友来排排)

1、请小朋友念一念:一个点子排在第??

两个点子排在第二

六、与数字串联起来: 一只大象, 一个点字卡 用数字1表示

两只大象, 两个点字卡 用数字2表示

七、1、朋友自己排,(从少到多的排,老师指导,教具要人手一份)。

2、与老师对照,自己做正确没有。

八、老师出图,让小朋友观察对不对,不对的我们一起来改正。

九、老师发放教具,让幼儿自己做作业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完成目标上,我们觉得还是很到位。小朋友学着也很轻松,但是我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具的频繁变换,非常复杂,不利于直观的呈现,影响幼儿的接受。

幼儿园教案数数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形成,认识数字7,理解7的含义。

2、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结果和过程。

3、培养幼儿迅速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国王头饰一个。

2、课件。

3、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4、与幼儿相等的数字卡片。

5、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小宝贝好!今天我带来了许多图形宝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看课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原来是圆形宝贝,我想把它变成6个圆形,谁来帮助我呀?(黑板)幼儿复习6的数量,并操作,巩固对6的认识。

二、基本部分

——现在我想把6个圆形,变成7个圆形,应该怎么变呢?

(二)幼儿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初步学习7的形成。

(看看他做对了没,伸出小魔棒,123456,他做对了吗?掌声送给他,真棒!让我们也来变一变!变好了吗?数一数,123456,几个圆形?真棒!现在请大家再添上一个圆形,变成了几个圆形呀?6个圆形添上1个圆形,变成了几个圆形呀?说得真好!(好,眼睛看我,小手藏好,告诉我6个圆形添上几个圆形是7个圆形?说对了!谁来帮我把它添好?(真棒)让我们看看这是什么形?原来是三角形,请大家变出6个三角形,变好了吗?请再添上一个三角形,变成了几个三角形呀?(真棒!好,眼睛看我,小手藏好,谁来帮助我把6个三角形变成7个三角形)这是什么形?请变出6个长方形,我要把它变成7个长方形,还要添上几个呢?6添上1是几?)

——小宝贝们真聪明,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张表格,小宝贝们可要仔细数数表格里面物品的数量,让我们一起动动小脑筋,把它们都变成7个,好吗?

(三)教师讲解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操作,感知7的演变过程,进一步对7的形成的理解。(好,眼睛看着我,小手藏好,告诉我你是怎样把6片树叶变成7片树叶?。鱼宝宝也着急了,谁来帮助它?这有几朵小花?1朵小花添上几朵小花是7朵小花?谁来帮助它,1朵小花添上几朵小花是7朵小花?让我来帮助椭圆形宝宝。)

——小宝贝们真能干!7片树叶,7条鱼,7朵花,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7里面有几个1呀?7像什么?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加深对数字7的理解。

(四)观看课件,进一步加深对7的.形成的认识。

——小宝贝们真能干!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今天数字王国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邀请了动物王国的小动物来参加,不过有一个要求,小动物数量必须和7的数量相同才能进入城堡。他们就要来了,让我们看看小动物们来的对不对?

1、逐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思考,加深对7的形成的理解。

——这是谁呀?数一数,它能进去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动脑经,加深对7的理解)

——大家都帮助了可爱的小动物,真棒!7个刺猬,7只小鸟,7只小兔,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7来表示呢?

2、幼儿开动脑经,丰富对7的认识。

教师总结:小宝贝们说得真好,凡是数量为7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三、结束部分

——今天你们表现都很棒,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去参加森林宴会吧!播放欢快的音乐,大家一起舞蹈。

幼儿园教案数数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5以内的数数。

2.学习按数量取物,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贴有点卡的塑料袋(同幼儿数),动物图形卡。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以小狗开糖果店的游戏来应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你们看!谁来做客了?(小狗)

小狗开了一家糖果店,生意很忙,有很多的小动物来帮忙呢,

看看是谁来了?

2.复习5以内的数数

这是谁?有几只?

(师逐一出示动物卡片,幼儿伸出手指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操作

1.装糖

(1)教师: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还是忙不过来,小朋友们愿意帮助小狗吗?

(2)提出要求

教师:先每人拿一只塑料袋,数数上面有几个点子,就往里装几粒糖,一边装一边数,

最后说:“我装了×粒糖。”

(3)教师示范一次

(4)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提问:你装了几粒糖?为什么装了×粒糖?

2.送糖

(1)教师:请小朋友把糖送到糖果店的柜台里。

(2) 提出要求

教师:你有几粒糖就放在有几个图形的框子里。

一边送一边说:“我送了×粒糖。”

(3)教师示范一次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结束

教师:小狗说谢谢你们,欢迎你们到他的店里买糖吃。

幼儿园教案数数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示:光的折射

2、科学发现室光学区域。

活动指导

1、教师同幼儿讨论什么光是怎样形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我们就看到的热物质的发光。

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等烧红时的发光。

2、问题: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见例子

给幼儿讲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人的双眼效应,可判断物体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条,刨了二下就要检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用眼睛从木条的一端沿木条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队伍对齐:"向右看齐!"

3、幼儿在光学区域自由探索、发现光的折射。

(1)课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让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把筷子插到水里发现筷子在空气中和水中拐了个弯的.原因。

(空气和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3)指导幼儿在光学区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师讲评活动情况,表扬鼓励探索中有发现的幼儿

让幼儿讲一讲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了什么?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硬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准备:

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

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

提问: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

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

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

正面——提问:

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

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

提问:

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

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

正面——提问: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

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

提问:

a、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银色、圆形的)

b、数字是几?(1)

c、上面的汉字是什么?(元)

(3)同时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观察、认识。

老师把5角、1元的硬币都放到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

a、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圆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数字不一样,汉字也不一样。

(4)区分硬币以巩固硬币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5角、1元的硬币,现在我要考考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认识吗?这是多少钱?(5角)要考倒爸爸妈妈可真难,现在我来考小朋友,看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元)这呢?(5角)真棒!现在老师换一换,请你们在篮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币让老师看看,你们还能找出1元的硬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看吗?刚才小朋友说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许多5角、1元的硬币,我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个5角的。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并进行简单的购物。

今天,我们和硬币交了朋友,都认识了5角、1元。看,老师请了2个售货员阿姨来,请阿姨们说说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售货员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5角店的售货员阿姨,里面有…)你们想买玩具吗?(想)那老师请小朋友拿一枚硬币去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到后玩一会儿就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请1、2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请3、4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捐物箱,我们把买到的玩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甘红梅)

幼儿园教案数数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

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树叶图片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三角形、圆若干。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美丽的大森林里来了许多的小动物,小朋友们喜欢他们吗?还记得我们学的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吗?小朋友们一起来唱一遍。(播放课件)

二、创设情境说呀!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森林动物超市开业了,许多动物都来逛超市了,逛累了,小动物们就找了三间小洋房休息,小动物们都想去休息。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

1.出示图片——小白兔、小花猫、小喜鹊、小山羊、啄木鸟、大老虎、大狮子、大象、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

2.师:只有三间房,这么多动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动物们满意呢?小动物们都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

3.幼儿小组讨论分法。

4.找幼儿试着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小动物的颜色、活动的范围: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按身体的大小,按凶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来分。

有的小朋友说“老虎和狮子最厉害,他们分一间屋”

“小喜鹊、啄木鸟一间屋,他们都会飞”

“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一间屋,他们都会游泳”……小朋友们替小动物分好房子,小动物们都休息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轻松下吧!

三、游戏——图形宝宝游戏要求:幼儿进行比赛,图形宝宝组合的船,分的又快又对获胜,可以获得小红星。(课件展示)按形状分类并统计按颜色分类并统计四、幼儿动手操作自主分类:

1.师:小朋友们分的本领着么大,来帮老师一个忙好吗?让幼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图片让幼儿按自己所想动手分类并计数。

2.让幼儿说出分类理由。

3.师总结:我们应该按照形状,颜色,事物的性质来分。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这节课的表现可真好啊!老师决定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操场做游戏,小朋友们听老师的口令,男孩站一队、女孩站一队,我们一起排着队去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