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结合好,一定要将教学反思研究好,教学反思是老师对教育活动思考的一种文字材料,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百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百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1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起始部分,前承“2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不仅是大数读写、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例2的教学是在数数的基础上,教学1000以内数的组成,进而教学读数和写数。
丁老师对本例题的处理,共分4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呈现了问题和点子图,既引出让学生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又使学生感受到图中的点子密而多,所以这个数应该比较大。第二个层次呈现了学生用计数单位“百”去圈的过程,圈了两个百,剩下三个十,五个一,合在一起得到235.第三层次要求学生用小棒表示出这个数字,清楚的看出数的组成。第四个层次是对照小棒图在计数器上拨珠子表示数,再对照计数器上的数位写出和读出数。从问题出发,从直观到抽象,既体现了读写数的必要性,又理顺了知识间的关系,最后抽象出读写数的方法。
一、找准知识起点,铺垫思维迁移。
练习中导入,注重了由旧知到新知的迁移。
二、充分利用直观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丁老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呈现了密集的点子图,使学生直观而又深入的认识数,教学中除了用计数器这一可以展示数的教具外,还充分利用小棒,使学生从数概念的各个方面认识数,体验到认识数的多种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在数数活动中突出计数的本质——用计数单位数数
教学中,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经历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数数过程,体验引入较大的计数单位的必要性,感受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用加法相结合表示一个三位数的方式。
四、重视知识点的落实与难点的突破,努力实现课标四基要求
丁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整节课丁老师都没有忘记知识点的落实都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难点,她让学生在自己列举数字中,趣味盎然地学习1000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运用计数器让学生明确数的组成,明确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同时也解决了读数中出现的几个特殊情况,当中间和末尾出现0时,不能省略,因为这一个0是表示占位,突出读写数字方法的指导、总结。
五、落实学生数学经验,关注学生数感培养。
练习中,教师不是仅提出数学中的数,而是用带有数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在读数中感受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在数的运用中获得数感,发展了数感。
总之,这节课有丁老师努力为大家呈现的优点,也有很多不足,在这里我们以一颗虚心学习的心与大家交流,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百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2
本节课我采取了活动课形式进行教学,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感知100,感受到数量很多时如何数数。
本节课全部是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我引导孩子们:
1、我说9,生:拿出9根小棒,说一说他表示什么?(举手回答)
2、我说10,生:拿出10根小棒,你该怎么办?
生1、捆起来,
生2、看见这样一捆小棒,就知道是10.
师:一捆小棒表示什么?
一个十
3、我说17,生:拿出17根小棒,他表示什么?(同桌互相说)
1个十和7个??
4、我说20,生:拿出20根小棒,现在你又该怎么办?他表示什么?(小组内互相说)
两捆小棒,也就是2个十是20.
5、我说28…
…………
我说89,生:拿出89根小棒(8捆小棒和9根小棒),他表示什么?(同桌互相说,然后汇报)
8个十和9个??
我说90,生:在刚才的基础上又拿了一根小棒,然后将这10根小棒捆起来和那8捆小棒合起来是9捆小棒。他表示。。。
9个十是90.
99,……
我说100,生:在刚才的基础上又拿了一根小棒,然后将这10根小棒捆起来和那9捆小棒合起来是10捆小棒(一大捆)。他表示。。。
10个十是100。
从1开始让孩子感受100的.含义,从而加深对百的理解。以及知道在数较多物体时,可以10个10个数。
这节课我在让学生捆小棒时采用同桌比赛、男女生比赛,不仅比速度,而且比看谁反应快和理解能力。让孩子眼脑手口并有,边拿边说,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这节课孩子们非常高兴,下课了,我们班王子涵跑到我跟前说:“老师这节课非常有趣,我非常喜欢。”在一旁的蔡叶萱听到了说:“这节课像手工课一样,特有意思。”我说:“那我们以后经常上这样的课行吗?她们俩个高兴地说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们喜欢,他们才能学好,看来数学课的形式不能单单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动手操作,学生看,不能再因害怕有学具而影响教学进程。应该把它还给课堂的主人——学生。
百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3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
在本课设计中,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喜欢动画片这点,以羊羊村建运动场的方式贯穿教学始终,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2、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感的建立。新课的教学中,每次课件依次出示凌乱的1000个小正方体后,都要让学生来估一估,然后再数一数,通过数的结果来校正自己估数的'能力,逐步建立起更强的数感。
3、通过形象操作来突破本课的难点。首先让学生通过数数,从一个一个的数小正方体,10个一是十,到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再一百一百的数,10个百是一千,让学生明白数数的规律,同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渗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制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当物体数量更多时,学生能够体会到一百一百地数更快、更简单。
4、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本节课我注意了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让学生猜一猜学校会议室能坐多少人和二年级学生有多少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5、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练习当中我设计了一道1000以内数的开放题,让学生在800的前面和后面各填出两个数,组成有规律的排列,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讲出了许多有规律的排列。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感觉学习效果还可以,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表现得比较积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还是比较理想。
百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具体表现在:
一、以形象的和摆小棒教学,非常适合低年级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
我设计了非常精美好玩的教学,引导学生先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然后说我们全班要坐大客车去参观美丽的大草原,接着出示了一辆大客车,上面写着限乘56人,我问学生这辆车够我们全班同学和两位老师坐吗?学生都回答能坐开,于是就出现了美丽的大草原,学生纷纷惊呼太美了,慢慢出现了两群羊,让学生猜有多少只,我和学生一起数,是20只,然后又出现了很多羊,让学生猜有多少只。学生知道这节课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于是齐声回答100只,我就让他们数一数验证究竟是不是100只,师生一起数,没数完10只就圈起来,初步认识了10个十是100。接着又出示了很多10个十的图画,学生非常感兴趣。学得非常高兴。
我提前一天给学生布置每人带10捆小棒,每捆10根。学生同位合作,互相摆小棒认识数的组成,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成熟、不完整,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例如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这种数的组成反复让学生说,分小组说,同位说等。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巩固了数的组成。
百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5
今天领着孩子们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与读法。
这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个数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会读亿以内的数;进一步建立孩子们的数感。教学重难点是:数的概念的建立以及数感的建立。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根据孩子们已有的基础与经验,我在本节课重点放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上。
一、调动已有的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首先我利用课本提供的20xx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情况为素材导入新课,初步让孩子感受万以外的数有多大。孩子们领会的很快,立刻发现“万以内的数最多的是5位数,这些数字有的是7位数,有的是8位数。”这位进入新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自主探究,使他们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通过情景教学进一步培养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联系,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通过想象感受1亿有多大,帮助他们建立数感。
三、自主探究,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没有直接给予孩子们答案,而是通过探索、发现、讨论、实践、交流获得。学生们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读法,学得很扎实,印象也很深刻。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有遗憾。
1、教具不够充分,学校没有定制大数的计数器。在认识大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得进率是多少,我们只能借用手指来数数,感受是10进率的。
2、第4页的做一做,我不能带领孩子们一起拨珠子数数,还有个别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了计数器上,课堂上不时的出现拨珠子的声音。
3、在读大数时,个别孩子分不清数级,不懂数级的用途,导致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分不清楚如何读。
措施:在今后的练习中注重学生的读数指导。特别强调:
1、含有两级数时,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读上个“万”字。如:24967845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七千八百四十五。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百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6
这一节课,以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即复习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比较大小、排序等多块内容为主体。因为这块内容较多,因此整节课上下来有点杂!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万以内较大的数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存在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关键在于让学生多数数,还有认识并且牢记数位顺序表。学生在数数的时候要攻克很多难关,例如相邻数位间的.满十进一、中间或末尾有0时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和排序等。除此之外,学生的数感也能够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数位顺序表的教学、中间或末尾有0时的读法和写法、还有数数这三块内容上。通过不同形式的变式练习、操作计数器和巧设问题等方式突破重点和难点。
这节课在教学上还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1.对于数位、位数和计数单位三个知识的区别,在课堂上没有讲清楚。数位式没一个数字在数位表中所占的位置。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而计数单位是每一个数位所对应的单位。我想在教学中,我可以用4177这个自然数引出三个问题(1)请问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2)两个7的意思一样吗?(3)请问这是一个几位数?让学生能对这三个知识点有个明确的认识。
2.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记录其它彩电的价格。这一题我选择让学生听着信息写出四位数,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有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引出数位顺序表,让学生先尝试,在用数位顺序表写数,还是直接由我教他们这个方法。虽然我上课的时候学生没法呈现利用数位表来写数这个方法,但我仍然觉得还是让学生先尝试比较好。如果学生错误较多我在出示这种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好的方法。
3、语言不够精炼、内容多且杂。可能我想来个满堂灌,因此思路不是很清晰,我想,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该删掉的地方还是要删掉,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或许有失也有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