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作文800字6篇

时间:2025-10-13 作者:Kris

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提升自己的技术,作文的创作要有创意,能传达出思想的力量与温度,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故宫作文8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故宫作文800字6篇

故宫作文800字篇1

第一次来故宫时,我也就是纯属看看而已。独自一人在紫禁城里乱跑,胡乱闹一阵,看着那红黄相间的琼楼玉宇,心中迷茫而又兴奋。呆上一个多小时就打道回府了。现在大了,也不再有小时候那般旺盛的精力与玩意。

但是这一次,我看到了另一个紫禁城

远远望去,紫禁城像一头洪水猛兽,势不可挡。别走边看,边听导游为我们为我们讲解紫禁城的前世今生,总结出来它的特点就几个字:大,严,美。走在这些几百年前的建筑之间,让人觉得有一种回归古代的感觉。由于古人都很讲究风水,所以故宫前有一条护城河,正所谓出门见水生财,并且这护城河还有护城的作用,可谓是双丰收。紫荆城的后面还有一座人造山,其原料是造护城河所挖出来的石土。前有护城河,后有大靠山,皇帝为保住自己和子孙的皇位,真是煞费苦心啊。

来到太和殿,我没心思听讲解,而是对殿里的内饰来了个仔细考察:宫殿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金闪闪的龙椅了,古往至今,有多少人为登上这权力的象征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往往没坐热就归天了(古人年龄超过六十多都算高寿了)。

其中另外让我感兴趣的是几个大柱子和屋顶上的壁画。也许一根大红木不能引起你的注意,但是这不仅仅是一根大红木,而是打着粉底的大红木:在一根根红木上去,雕刻着一些精美的图案,(虽然我看不清,但是感觉还是挺不错的。)而在屋顶上,则有一些五彩缤纷的壁画,不过因为距离远,所以也只能模糊地看见一些红蓝绿黄相间的图案罢了。但我却不知为什么,对这些却有着独特的兴趣。

在行进过程中,我还看到了许许多多感人场景:有些同学水没有水了,其他一些同学心甘情愿把自己的水分给那些缺水的同学。当时太阳很大,大家都肩并着肩,一起挤在一把雨伞下边向前走,虽然自己有可能会暴露在炽热的阳光下,但是大家依然是有说有笑,互帮互助。如果我们都能这样做,发挥这种团结精神,老师就不必每天为我们而提心吊胆、费劲心思了。

总的来说,这次再游故宫我的收获颇丰,不知长大后的我再来会得到什么体会。后会有期,故宫!

故宫作文800字篇2

我在北京玩过许多地方:八达岭长城、圆明园、故宫、颐和园、鸟巢、水立方、故宫……可是我最喜欢的地方还是故宫。

北京故宫,以前叫做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严格分成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现在很多宫殿里面都不让人进了,所以在人山人海中,我基本是看不到里面的,只能看一下外面了。

一走进太和门,眼前出现一个非常大的院子,这是一个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院子。后面的太和殿就是我们常说的金銮殿,象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皇帝登上皇位、队伍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那么多人是要这么大的院子的。

在太和殿外面的两个角落,各有一件器具。其中一个是在一块石板上面,中间插了一根铁针,周围有都刻度,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叫“日晟”,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当太阳升起时,铁针的投影只向哪个时刻,就表示什么时候了。日晟的对面就是一座石头亭子叫“嘉量”,是计量器具,用来称量东西的。那么为什么要把这两件器具摆放在这儿呢?因为在中国古代,它们代表上天的旨意和国家的统一,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紫禁城最大的云龙石雕,在保和殿后。电子导游说这是一块完整的石头,但这么大一块石头是怎么运过来的呢?看了说明我才知道,当年建紫禁城的时候,皇帝叫了民夫2万多人,在沿途挖水井,在冬天的时候就用水泼在地上,让路上结上冰冻,就将这块巨石放在木棍或铁棒上面,连拽带推的运到北京故宫的工地上,古代的人民好聪明呀!

北京故宫里大部分宫殿都是红墙黄瓦、朱门金钉。我问妈妈这个金黄色的瓦是不是真的金子,妈妈笑着说这个是琉璃瓦,我们绍兴的房子用的瓦都是黑色的,江南的房子基本上都是黑瓦白墙,而皇家中用的瓦大部分都是用黄色的,而墙都是红色的,妈妈说这是因为在古代黄、红色被规定为代表皇室色彩,有皇权的象征。北京故宫真的很大,很多地方我们也没有去,细细的听电子导游讲解,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只是可惜很多我没有记住,大家如果有兴趣就自己去看看吧。

故宫作文800字篇3

暑假我去北京旅游。

一天,阳光明媚,我和团友们高高兴兴去游北京故宫博物院。导游安排的参观路线是沿着故宫的中轴线游览,先由南门进,也就是从天安门进,然后从北门出。我们来到故宫的第一个门――端门。导游解释说:“清代时候,文武大臣上朝觐见皇帝时,就要在端门前,把自己的官服整理端正,然后才可进见皇上。听到这个解释,我自然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帽子。

“进端门时,摸一摸大红门上的门钉,就是把福带回家,大家都摸一摸。”导游边带着我们往前走边解释,当我们到了大红门,看到门钉都抬高手去摸啊摸,笑嘻嘻地朝前走去。一座高高的城墙出现在我们面前,我抬起头仰望,这城墙大概有二十多米高吧,城门上写着两个大字“午门”。导游说这是以前人们把犯人拉出午门斩首指的就是这个门,看着午门两个字心里有点发毛。

“三分看七分听。”进故宫前导游就提醒我们要跟着她,认真听。我们紧跟导游穿过午门,一路上边认真听她讲各个地方的历史,我很喜欢听故宫得历史故事,总是挨着导游的。我们到了故宫的三大殿第一殿:太和殿,可惜是整个大殿都在大修。导游对我们说:“这是当时皇上面见文武大臣的殿。”导游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整个皇宫有多少间房子吗?”大家都猜不到,导游告诉我们说:“整个故宫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为什么会出现半间房子呢?天上一万间房子,皇帝不敢冒犯,就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

故宫第二殿是:保和殿,这是皇上亲自监考的地方,谁中了状元就能从这里骑马挂花去游北京长安大街。最后一个大殿是中和殿,那里是皇上休息的地方,我看见有一张金床,真是美丽极了。

我们就这样兴趣盎然地沿着故宫中轴线游览着,等走出故宫北门时已是中午了,故宫真大啊!当我走出故宫北门,我回头眺望故宫,情不自禁地高赞一句:“雄伟壮观的故宫,等我到北京读大学,我会再来看你的。”

故宫作文800字篇4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北京故宫游玩。

那天,天气晴朗,我们早早地就来到了故宫的午门口,由此进入故宫。一踏进午门,我们看到四周都是红色高耸的宫墙,庄严肃穆的气氛油然而生。

我们首先来到了“太和殿”。“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并称为“三宝殿”。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没有重大的事是不能登上三宝殿的。“太和殿”是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过了“太和殿”,我们又来到了“三宝殿”中的“保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仪式时换衣服的地方。“中和殿”是皇帝仪式过程中休息、等待的地方。

走过“三宝殿”,我们来到了“乾清宫”,这里是皇帝的寝宫,也就是皇帝睡觉的地方。过了“乾清宫”,在出神武门之前,我们去了钟表馆。钟表馆是我看到的最有意思的场馆。馆内的钟表大到有3米多高的钟,小到直径只有几厘米的表,各式各样的钟表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些钟表有的像鸟笼,有的像荷花,有的是国内的工匠造的,有的是古代国外进贡来的,数不胜数,让我大开了眼界。我们还有幸看到了一次钟表演示,只见工作人员给一只钟上好了发条,这只钟就运转起来,它上面的五层宝塔随着钟表发出的音乐声缓缓上升,并展开成五层伞状,简直太神奇了!演示的另外两只钟,都是音乐和钟表上的装饰物配合着旋转,太美妙了!这些钟表美丽精致,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技艺,更让人惊叹现代文物修理专家精湛的技术。如果没有这些专家,这些钟表就是一堆躺在故宫角落里的废铁,无法让我们领略到它们的美妙与神奇。

走出钟表馆,我们还参观了交泰殿,御花园和珍宝馆,这些地方都让人感受到古代帝王奢华,威严的气派。

整整走了5个多小时,我们才参观了故宫的一小部分,这儿真不愧是皇城啊!这次的故宫之行令我流连忘返。

故宫作文800字篇5

“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太和殿大乾清静,神武楼高养性深。金水桥白宁寿秀,九龙壁彩御花芬。前庭后院皇家地,旷世奇观罕见闻。”这首七言律诗描写的正是世界文化遗产北京的故宫。17年暑假,我跟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故宫,至今我仍难忘它的宏伟壮观。

故宫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最大的宫殿。它有多大呢?它占地72万平方米。里面有九千个房间,假设一个人一天走一个房间得走30年,才能走完整个故宫。走进故宫的正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金水桥了。金水桥全部用汉白玉石所砌成,上面还有精细的雕刻,并且它的河流一路蜿蜒曲折地贯穿了故宫所有靠左的建筑。再往前走,就到了太和门。太和门的前面有着数十层的台阶,站在阶梯下面仰望太和门。我们可以看见两座威严的石狮子鼎立在阶梯旁,仿佛在镇守着太和门。太和门的.红柱和绿色的壁画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加上黄色的琉璃瓦,凑成了故宫中最大的宫门。不仅是太和门,故宫所有建筑都是如此地精致。

走过太和门,太和殿就更加地富丽堂皇了。太和殿就是当年皇帝所在之地,那时皇上向南而坐,所有臣将面北而拜,好一派壮观的景象。直到现在,那龙椅还保留在太和殿里。如果你仔仔细细端详它,你一定会称赞不绝。因为这上面有着精细的雕刻工艺,上面雕刻的图案如有神情一般,吸引着你。一直向前走,临近神武门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御花园了。现在御花园里面的植物可都是“上了年纪”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颗银杏树了,它已经有几千多岁了。传说这棵银杏树是西周初期周公东征时所栽。当代书法家王丙龙先生挥毫为之写下了“天下银杏第一树”的题字。

告别了“银杏树”,走出神武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故宫,感叹于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和勤劳,心里期盼着下次能再来北京,再来故宫。

故宫作文800字篇6

去年的寒假,我和我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北京旅游。可能是以前我看了太多描写清代宫廷的影视剧的缘故,我的北京故宫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与遐想。那次去北京可算是圆了我的故宫梦。这次就让我为大家讲讲那次经历。

进故宫得经过天安门,所以我决定登上天安门城楼看看。登上城楼,放眼望去,天安门广场的全景尽收眼底。天安门城楼是当年毛主席主持开国大典的地方,我站在那儿,仿佛也感受到了当时的宏伟场面。

下了天安门,经过端门,便来到了故宫的正门——午门。进了午门就真正进入了紫禁城,迎面是太和门。穿过太和门,前面是故宫里地位最高的宫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太和殿果然气派,飞檐重脊,黄琉璃瓦覆顶,装饰雍容华贵,气势非凡。爸爸说故宫里最大的数字是九,而太和殿的殿檐上却设有十个走兽,这表明太和殿的地位用“九”这个数字都不能代表了。据说太和殿还是当时北京最高的建筑。太和殿的汉白玉底座上雕有1000多个龙头,龙头通向地面,每逢下雨时,积水便通过龙头流到地面上,形成“千龙吐水”的奇观。真遗憾那天是晴天,无法看到那壮丽的景象。站在太和殿前,我心潮起伏,有关清朝的零碎记忆似乎在我眼前一一浮现......

我们接着又往前走,依次参观了中和殿和保和殿,还去了乾隆清宫、养心殿等皇帝日常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参观了皇帝大婚仪式展、珠宝玉石展等珍宝展。故宫里有好多展览是值得一看的,如廷禧宫的书画展。虽然只能在电脑屏幕上欣赏,但也有看到宝物的感觉,欧阳修、辛弃疾、唐寅......他们的作品跃然于眼前,虽然看不懂,但仍感受到一种艺术的氛围。

走出故宫,帝王的威仪与奢侈,建筑的辉煌与气派,岁月变迁的无奈,全都在我的脑中回旋、激荡。我突然对故宫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历史,仔细研究一下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