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话题作文5篇

时间:2025-09-13 作者:Surplus

通过多读书,我们能获得更多的写作文的灵感和素材,写作文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让我们能够传递内心的真实感受,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书话题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家书话题作文5篇

家书话题作文篇1

当儿子在事业上取得成绩时,作为父亲的傅雷当然是高兴的,但并没有沉浸在那份成就里,而是希望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仍然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境界,人生的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贯串在这两则信中的父爱,其实就是坚强。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坚强说到底就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而“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峰。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家书话题作文篇2

亲爱的爸爸妈妈:

新年快乐!首先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今年是我和妈妈的本命年。在戊戌年的第一天想起这十二年的轮回,成长的片段仿佛如电影的画面刷刷刷地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

我最想说的是谢谢。谢谢妈妈在48岁时战胜一切困难,勇敢地带我来到这个世界,一路带领我徜徉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成为快与妈妈一般高的小少年,体会了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谢谢爸爸默默地为家里做出的贡献,辛勤地工作。前年,自己生病动了大手术,但在生活上仍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一家人,变法地做出美味菜肴……十二年过去,看到你们慢慢地眼睛也花了,双鬓的白头发也越来越多,有时候看到你们整天忙碌的背影,自己还未成年,不能像姐姐那样帮助你们,心里不免有些惭愧。

妈妈您是一个脾气很暴躁且严格要求我的人,往往我稍微做错一点,妈妈就开始骂人,用姐姐的话来说“妈妈数落弟弟从睁开眼睛开始,持续到晚上睡觉闭上眼睛”,前几年,我非常不理解,经常觉得很委屈。因为有些时候妈妈往往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不分青红皂白地先开始“机关枪上阵“,突突突地从我这里,甚至连姐姐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渐渐地,我开始懂得妈妈的苦心与爱,或许这就是成长带来的惊喜吧。新一年愿妈妈笑口常开,少生气,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尽量听您的话,读好书,学本领,做一个比姐姐还要优秀的人。

爸爸您是沉默寡言的“代言人”。那年您生病做手术时,看到姐姐哥哥忙进忙出地在医院与家之间奔波,而自己帮不上任何忙,甚至连去一趟医院都要大人带领着,您知道我心里的焦急吗?所幸手术后,您慢慢康复了。新的一年,愿我像老黄牛一样为这个家耕耘着奉献着的爸爸身体健康,多与我聊聊天,打打乒乓球,长大了我要学习您的勤劳,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白驹过隙,多么希望时光能够走得慢一些,能让爸爸妈妈不要变老;而又多么希望时间赶紧溜过去,我能快快长大,帮助、照顾你们,想想还真矛盾!

其他的也不多说了,祝咱们全家人新年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爱你们的儿子:郑哲瀚

家书话题作文篇3

亲爱的妈妈:

您好!

疫情期间,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们都一起守在家,从未踏出门过。在这两个多月里,尽管我们都很烦躁,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仍然都被我们共同创造了出来…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室内打羽毛球了。一开始,您和我只能连着打四五个。我觉得十分没意思,心想:在这么狭窄的空间里,怎么可能打好羽毛球呢?我刚要放下拍子,您突然提出:每天打一个最高纪录,看看最后能连着打几个的建议。在您的鼓励下,我只好抱着尝试的心态去打,根本没有想结果会怎样。但我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狭窄的空间里,就能创造出一片广阔的天地。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就在上周,我们的最高纪录是1694个,这个数字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当时我们竟然整整连着打30分钟!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凡事只要不放弃,一定会创造出一片你想都不敢想的天地。

第二个让我难忘的就是做饭了。一从老家回到北京,您就让我跟着姥姥学做饭。一开始我很兴奋,为了做好饭,我仔细倾听姥姥说的每一道菜的每一个步骤,并把它们记录下来;为了做好饭,我每天早晨六点准时起床,叠被子、洗漱、扎头发…。一切准备好后,我开始煮粥、蒸馒头、洗菜、炒菜…我对一切都充满了信心。但当因我的菜炒的稍微辣了一点,被家人指责和嫌弃的时候,我的信心顿时消失,取代它的却是满满的悔恨和委屈。我花费的一切努力他们都没有看到,只看到这盘菜稍微辣了一点…我越想越难过,眼泪不自觉的就掉了下来。这时,您偷偷跟我说:“他们可能只想你提一些建议,但语气听起来却像在批评你,但妈妈想要告诉你的是,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只要自己满意就好了。”就因为您这一句话给了我继续做下去的希望。因为您的这一句话,使我会做了许多菜,并且还会做了烧饼、油条、面包、饼干、包酥等等面食。这件事让我明白,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还有因为我们要在电脑上上课,您要在电脑上录课,而爸爸却要在电脑上工作,但家里只有两台电脑,所以我们开始了抢电脑大赛;还有和姥爷一起学拖地,我举起拖把当孙悟空的金箍棒,而您扮演了白骨精,和我一起演了一场精彩的“孙悟空打白骨精”;我们一起跟姥姥学跳广场舞;。在线上和朋友一起画盲画…这快两个月的时间,我们过得不亦乐乎。

渐渐的,您的工作越来越繁忙,从早晨一直忙到晚,有时甚至在屋里呆一天都不出来。您渐渐的连自己都关心不了,但总是惦记着我和妹妹。趁着录课空闲的时间,跟我们说声“自己去倒点儿水。”或“如果开着窗户感觉有点儿凉,就把窗户关上。”等等话,但正在看书或者写作业的我却觉得很烦,老说出一些伤您心的话,也不关心一下您。在这里,我给您说一声:“对不起”。虽然我知道说这句话没用。当伤害了别人,就像在别人身上捅一刀,怎么做都会留下伤疤。但我还要跟您说,以后我会管好自己的事,不让您老惦记着。

有时,我觉得您像我的朋友,在我无趣的时候,带给我欢乐;有时,我觉得您像我的老师,在每时每刻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您在不同的时候转换不同的身份,无时无刻的支持着我,帮助着我成长…

最后,祝您永远年轻,一直做我的朋友,老师,妈妈。

家书话题作文篇4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能够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联,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正因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味道,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户外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正因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此刻,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家书话题作文篇5

利用假期难得一憩的时间,给自己制定了读书计划,非常幸运的是,首先读了这本书,趁着还有一种想写东西的冲动,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

第一次接触《傅雷家书》,是在两年前人教版的语文书上,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两封家书选入了课本,因为脱离了书信的整体内容,对于两封家书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唯一能打动我的是一种震撼,因为在我的眼中,家书更多的是互诉想念,聊工作生活的境况,而这两封家书,简直是带有文学作品的气息,谈论的关于艺术和感情的问题,真的不像一对父子之间的交谈。

当我看前面的序文时,一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在2007年,傅聪到中国来演出,由于在成都机场,不慎摔了一跤,把右侧的两根肋骨摔断了,只为了一个承诺,一种信誉,一种对艺术的执著,他并没有放弃到香港的演出,而是在国内医院特制了护甲,带着剧痛,坚持了演奏。

许多人士并不知情,因此有些评论家说“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痕迹”,面对这样的评论,他并没有争辩什么,在他的眼中,更有孔子“人不知而不愠”的旷达,这种人格上的魅力,深深地感动了我,试问当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如此呢?而我也深知,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功,更是其父亲傅雷对他的培养:首先要学做人,再当一名艺术家,最后才是一个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