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读后感8篇

时间:2025-07-25 作者:pUssy

通过写作文梳理内心的困惑,往往能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为了增强写作水平,我们需要每天写作文,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与感动,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作文素材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作文素材读后感8篇

作文素材读后感篇1

“诶,我跟你讲呀,男孩子小时候学习不好又没关系得咯!长大了之后有冲劲儿,肯定超过女孩子的呀!”外婆又在跟小姐妹打电话了,我一听就不服气了,为什么呢?难道旧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没有在人们的脑子里被消除?一开始,我没有充分的理由来反驳外婆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自从我看完了《居里夫人》后,我便有了充分的理由,来反驳那些重男轻女,拥有主导思想的人们。

我觉得,重男轻女这只是古时候的一种不科学的想法。但是现在,我们人类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21世纪,谁说这21世纪里的女子就不如男呢?

居里夫人——一个伟大的20世纪女性。她的精神并不亚于男子。她曾经发现过一种世界上很稀有的金属物质:”镭“。

这就是一个女子坚强、坚韧、坚持不懈的一颗火热的心!

玛丽·居里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的一个贵族家庭,爸爸是华沙中学的副督学,妈妈是一所女子学校的校长,他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但自从她出生以后,家里发生了种.种变故,8岁那年,大姐罗莎因染上了伤寒病逝,两年后,她的妈妈又因肺结核病逝,使年幼的玛丽沉浸在悲痛之中。毕业以后,在巴黎留学的她认识了另一位和她一样都是科学系的皮埃尔,和他一同努力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然而,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因车祸去世,玛丽只能独自一人继续研究。玛丽将纯镭提炼出来,再度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34年他又因长期受到镭的照射,得恶性贫血症病倒了,于7月4日与世长辞。

当我看完了居里夫人传奇的一生时,不由得感到惊叹,她屡次遭遇失去最亲的亲人的家庭变故,虽然流下了悲痛的眼泪,而坚强却没有随着泪水流露出来,反而不顾自己被世人所唾骂,所抛弃,坚强不因困难而倒下地接替皮埃尔生前的物理讲座和大学教授的工作。她还要独自一人照看自己年幼的两个女儿,也完全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健康,经常因为自己工作在劳累或照看两女儿而昏倒在地,长时间不醒。她最叫人惊叹的还是她那为科学界做贡献的精神。坚持不懈,到六七十岁了,还不肯脱下那脏得不成样的实验服。

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无处用?居里夫人让我懂得了很多:无私地奉献、默默地付出,这就是全世界女子,共有的特征!

作文素材读后感篇2

这就是先生带给我们的他的边城,一座沉默的城,从开始到结束似乎都在隐忍着什么。翠翠就是这座成的化身,从恋上那个可以让她连做梦都能被他的歌带的很远的人开始,她就选择了沉默,虽然内心起伏不定,表面却始终如一。

祖父在雷雨夜里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坍塌,翠翠依旧无法摆脱母亲的命运,惟有等待,“那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会回来。”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先生将这么一个善良的童话描画的这么悲伤,先生出生在19世纪初,在当时,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刚在西方列强虎视眈眈下结束了长达1000多年的封建奴役统治,又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最黑暗的时期,一方面受长达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大举入侵,让本来就饱经战火的中华民族雪上加霜。

在那动乱的年代里,中华大地烽火连天,人民群众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后,先生毅然选择了湘西这片纯朴美丽的土地,这些温良率直的人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一片一片的轻声述说着整个民族的悲哀,召唤我们炎黄子孙本性的良知,正是因为爱得深沉才孕育了这些带着哀思的文字。

我总在想,取名边城,在先生心里就这么“遥远”吗,还是在先生心灵深处正守护着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不都有一座“边城”?也许先生那座悲天悯人的城以随历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寻我的边城,寻心灵的那份宁静,我想我是会有一座边城的。

作文素材读后感篇3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

简简单单,不粘不滞,这就是新闻人的利落,柴静的文风,细腻柔婉,可是笔下的容量却大了许多,是一滴水最终汇入大海的开阔;用字俭省,几乎没有修饰语与形容词,却剥开生活表面的装饰,直抵内核的粗粝,击中要害。

20__年的时候,我还是个桀骜不驯的文艺青年,混迹在__、天涯,整日“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无病呻吟的范着文艺青年的通病,直到我遇见《看见》,说这是一本打通我“五经六脉”,把我从臆想的生活拽入真实而尖锐生活的“手”一点都不为过。20__年我在日本留学,每一天都过着白天上课,夜晚打工的生活。忙碌生活让我没有时间和朋友过多的聊天,与当地人沟通的吃力让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日语,身边的同学都很拼,朝六晚二的作息时间是家常便饭。我通常会在睡前打开这本书,听她讲述20__年非典前线白衣战士是怎样用生命抗战病毒,看他描述卢安克怎样把青春奉献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它伴我度过那段最辛苦却最充实坚定的日子。20__年我再次翻开这本书,柴静此时因雾霾调查,已经被更多的中国人所熟知,而那本看不够的《看见》依然带给我心灵深处最猛烈的震撼,它伴我成长,把我从井底带到地面,给我力量前行,让我明白,什么才是活着。

柴静在《看见》里写道“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精彩的生活从来没有舒服二字,没有力度的活着,如一滩烂泥,任由地心引力瘫软成不成形的模样,在不假思索的蒙昧里依然睡眼惺忪,无动于衷,对人生没有目标,对生活没有规划,对未来没有期许。我想这便是很多人在这个年纪里所处的状态。

__年这样的一句话在网络疯传“不要在奋斗的年龄选择了安逸”。很多人在跨入社会以后,把自我精神货架上的梦想撤掉,在工作之余只用饮酒作乐对人生偷税漏税,走了二十几年的路,在工作稳定以后没有再向前迈过,停止了读书,停止了学习,停止了思考,停止了对自我精神疆土的开拓。人活着是必须要有欲望的。没有了欲望的人就像苍白无力的一张纸,水一泡便柔软易破,风一吹便随风而逝。二十出头就对本该扬帆的人生收起风帆,自满自足大概是这个阶段最大的敌人。《看见》里的柴静不断推翻自我,质疑自我,再重建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不满足自身现状的过程。

小时候我们有梦想有目标,哪怕梦想是成为科学家,哪怕目标是考一百分,至少我们在用力的生活,在追逐心中的热火。长大后我们又怎能忍心做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用力活着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我,生命的广阔是需要我们历经磨难才能探寻到的,生命的闪耀是需要我们坚定自律才能采撷到的,愿我们能像鲁迅先生在《热风》中期望的那样:“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能够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愿你我都能拥有那颗追梦赤子心!永不停歇!

作文素材读后感篇4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艳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时间就在挥手之间,五年过去了,当我站在这,回忆中的只有怀念。

记得那天,温暖而又刺眼的阳光照在了那截泛黄的课桌上,被笔尖刻的印记闪闪发亮,“叮叮叮……”期待的下课铃响了,本来安静的让人发慌的教师热闹起来了,有玩笑声,有笑声……我呆呆地坐在位子上,很是无聊。突然,一股微微的力量拽着我的鞋,我低头一看,只见章秉昊那庞大的脸便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他“嘿嘿”一笑,便飞快逃走了。再看看后面,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解着鞋带。我奸笑一声,也冲到了后面。

太阳高挂在天空,我们玩起了解鞋带大战。只见洪成铭整个半弯着腰,看见一个解一个被他解了鞋带的人,脸上荡着笑容,笑完了,在反击。我也被他解了鞋带,我瞪大了眼珠,来不及笑了,就小心翼翼地躲在了课桌旁,准备给他个“惊喜”嘿!机会来了!我快速冲了过去,用力地拉他的鞋带。“嗯?拉不开?”我疑惑地喃喃自语道。周围的同学全部都把焦点聚集在我身上,此时,时间、事物好像都停止了。两秒钟后,同学们全乐了,有的人笑得捶地板,有的人笑得东倒西歪。

这时,我发现洪成铭嘴巴略张,咯咯咯地笑起来,露出了细密的小白牙,齐齐的,亮亮的。本来就小的眼睛更小了。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的鞋带打了个死结,怎么解都解不开。

我的思绪在日记的页面中不断打转,放下的一瞬间,回首来时路,还记得第一次回答问题时的惊慌无措,还记得第一次被老师表扬时的沾沾自喜,还记得第一次被老师批评时的委屈、内疚,这里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欢笑,泪水与汗水相结合,更多的是梦。

童年既已渐行渐远,那就让青春无憾无悔。

作文素材读后感篇5

今天,我读了一篇由朱自清爷爷写的一篇散文——《匆匆》,朱爷爷在文中写出了自己过了八千多个日子里,迷茫的徘徊着,没有留下一丝丝痕迹,日子却悄然无声的流失着,而感到头涔涔,泪潸潸。时间的匆匆更让自己过得空虚。

读了这篇文章,我才顿时清醒起来,回往过去,我又是怎样度过这四千多个日子的呢?时间流失得太快,十一年就这样在我的不经意中流逝了,往往,流逝的时间会让人喘不过气来,回想起来就象昨天发生的事一样清晰。

在这十一年里,我也不算过得空虚无味,虽然在这广阔的世界里,还抵不上万分之一,但是,我可以说,我学到了,我明白了,我吸取了!虽然这是很渺小,但在这流逝的时间里,我利用了所有的时间来充实我的生活。我过去的经历就象退了潮的大海,虽然已经不再汹涌澎湃,但是,还是将贝壳留给了沙滩;就象落了山的太阳,虽已不复光辉,但是把星星留给了银河。

时间的匆匆虽然让人措手不及,但是只要你细心去利用他,去努力的追求你所想的目标,你就会惊奇的发现,你把时间运用的多么的恰当,多么的充分,在你的人生中,留下意义。妈妈曾引用了一段保尔的名言给我说过: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能拥有一次。因此,他应当这样度过他的一生:等回忆往事时,他不会因为荒废年华而悔恨不已,也不会因为一事不成而羞愧难当;这样一来,当其临终时,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上最壮丽的事业(应该是自己喜欢和倾情的职业)。

时间虽然匆匆,但是我们只要充分的安排时间,利用时间,就会是你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的。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我明白了要珍惜一切,时间算什么,人人都有终结的一刻,又畏惧什么呢?在我看来,时间在默默的流逝,我们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虚度,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要与时间赛跑,做自己所忠于的目标,毕竟,只要追求过,就可以无悔。

人生多彩,多彩人生,时间又能挡住我们什么呢?时间虽然匆匆忙忙,但是不会利用时间的人,不是更加的愚蠢吗?时间匆匆,你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未来,那就要你怎样的去面对和利用那匆匆的时间了。

作文素材读后感篇6

窗外,阴沉沉的,乌云密布,仿佛随时都会下倾盆大雨。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我却听得昏天暗地,心里不停祈祷着不要下雨

天公不作美,豆大的雨噼里啪啦的砸下来,砸得小树惊慌无措地摇荡,砸得鸟儿四处惊飞,转眼间,豆大的雨珠已化为倾盆大雨,从天上倾泻而下,向窗外望去,马路上的人已寥寥无几,都在冒雨前行。唉,我不禁叹了口气,早知道听妈妈的话就随时带把伞了,这下惨了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迅速收拾好书包,拖着沉重的步伐,背着沉重的书包向校门口走去,我看着雨愣了半晌,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雨中,走近一看,果真是妈妈,不禁奇怪:咦?怎么回事?妈妈将我往怀中搂,轻声埋怨道:“让你带伞,怎么又不带,就知道你没记性,所以下班就直接过来接你啦。我调皮地笑笑。

路上,妈妈总是有意无意地将伞偏向我这边,不住地把我往怀中搂搂,我心里泛起一丝涟漪,眼眶不禁一热,泪水在眼圈里打转,想起了早上的事情:我起来晚了,大声地责备妈妈“不是让你早点叫我吗?这都几点了,迟到了怎么办?”妈妈像个做错事地孩子低着头说“对不起,妈妈看你睡得那么香,不忍心叫醒你,想让你多睡一会。”我依然得理不饶人的道“再睡一会,到学校不被老师臭骂一顿才怪,都怪你,烦死了。”妈妈的脸涨得通红,“是妈妈错了,快,把面包拿上,在路上吃。记住带伞,今天有雨。”我没好气地把面包扔在桌子上,重重地摔门而去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愧疚起来,妈妈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早上老师骂没批评你吧,对不起”我摇摇头,强忍住眼中的泪水。

终于到家了,妈妈将我拉回房间,用毛巾擦拭我脸上的雨水。可我的身上没湿啊!眼睛瞥了一下,妈妈的一半衣服已经湿透,单薄的身躯显得那样弱小,双手已是通红,触到我的脸,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还是妈妈的手吗?居然那样粗糙,那样冰冷,丝毫没有儿时的温暖、柔滑,妈妈的腿也似乎在瑟瑟发抖,妈妈的发丝也贴在脑门儿上,脸上不知何时爬上了皱纹,头上的几缕银丝显得那样刺眼,如同千万细针扎在我的心上,泪水失控的流了出来,妈妈察觉到了,紧张地问:“怎么了,哪不舒服?”我摇摇头,抱着妈妈说:“对不起”妈妈却推开了我说:“傻孩子,妈妈身上湿湿的。”看着妈妈身上的雨水,我看见了妈妈对我的爱呀!

外面的雨不知何时听了,天边挂着一道彩虹。

作文素材读后感篇7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卡,1867年生于波兰华沙,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发现了镭和钋,是有史以来唯一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所取得的成就,和她的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

童年时,居里夫人虽然家境贫困,但她学习十分专心、认真,不愿耽误一点学习的时间。每次外出时,她总是在自己的衣服里藏一本书,当姐妹们在一起玩耍时,她则会选一个无人打扰的地方认真读书,让姐妹们回家的时候再叫她。一次,姐妹们打算逗逗她,便悄悄地来到了她身后。可是,她读的太专注了,竟没有感觉到周围的响动,直到一小节的内容读完了,她才抬起头来,看到姐妹们都在她的身旁,她还十分惊讶。在巴黎最著名的索尔本大学求学时,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她学习十分刻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提前来到教室,坐在第一排座位上,这样她就能一字不漏地听清教授们上课时讲的每一句话……后来,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在非常艰苦条件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发现了镭和钋。由于过量接触射线,1934年居里夫人因血癌去世,享年67岁。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今后我一定要向居里夫人学习,学习她那种刻苦勤奋、好学上进的精神。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作文素材读后感篇8

时光总是没有任何留恋的匆匆离去,带走他们的青春美丽,留下一片沧桑,却头也不回。

老人们总是念旧的,可能就放着城市较舒适的生活不过,而跑到自己呆了十几年的老家去逛逛,在他们的心中,那儿必定是最美的风景。我的外婆也是如此…..我也有好一段时间没去看她了,于是这个周末,我便回到了老家。

推开那脱了漆的大门,竟还有“吱吱”的声响,踏进小院,那熟悉的味道便扑面而来,这可是我的童年啊!院里有棵大树,风雨交加,四季更替,它都一直保持着那股傲气,满是安全感。树下有把摇椅,是外公生前亲手做的,我看到了外婆躺在上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可以清晰地看见那一条条深深镌刻在她脸庞上的皱纹,那发白的头发透过光,闪的可怕,如银针一般,刺进我的心底,泛起一阵酸楚。我悄悄的走过去,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喊了声“外婆”,她缓缓睁开眼,那双眼早已没有以前那么明亮,十分浑浊。她笑了,很开心,很幸福。我扶起她,慢慢朝屋里走去,一步一步如同十几年前她教我学走路一般。

我熟练地做了一桌饭菜,和外婆吃起来。外婆很是欣慰,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是隔壁的王奶奶,她的儿女都去外地打工了,也只留她一人在乡下生活,所以她十分孤独。她见到我很是开心,摸摸我的头,直夸我长大了不少。我拉她一起吃饭,尝尝我的手艺,她同意了,一顿饭下来,她夸了多少句好吃,她总说“要是我的孙子在就好了!”我的心中不知有什么流过,很复杂又很落寞。

饭后,我带着她俩去散步,挽着她们,在这月光的陪伴下,聆听着这世间的美好。与她们唠着家常,说说城里有趣的事,说说我的学校生活,让王奶奶知道她的孙子在城里都会干些什么。她们听得很开心,也笑的很欢乐,笑声回荡在整个村子里,就似弥漫在空气里的那一抹幸福的味道。

小时候,总是大手牵着小手,在他们的细心呵护下慢慢成长,而现在,小手已逐渐变成大手,足以搀扶那老了的他们了。我希望自己可以变成一棵能保护他们给他们爱的大树,就如院里的那颗大树。

时间都去哪儿了?时光终会带走他们,却会留下亲情,那份浓浓的爱吧!多回家看看那曾经帮我们成长悉心照顾我们的他们吧,多一些问候,多几次见面,给他们我们的温暖,这应该就是他们最想要的!所以别因繁忙而忘记那心底深处最该做的事。

常回家看看,时间匆匆,亲情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