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绸之路作文6篇

时间:2025-03-22 作者:Fallinlove

养成写作文的习惯,可以让我们在表达思想时更加自信,减少语言表达的障碍,练习写作文时,我们应该多尝试不同的题材,以培养多样化的表达能力,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游丝绸之路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游丝绸之路作文6篇

游丝绸之路作文篇1

四方流水涌到大漠黄沙,八面山脉连上青藏高原。它们像古树之根联系着这地球。而这水这山间有着这样一条路,一道通往未来的丝绸之路,一带盛世与繁华,一路足迹与风沙。梦中黄沙漫漫,荒漠的一支支驼队,带着汉唐的文明产物迈向未知的国度。

茶,众山之巅的流水将你送向四海八荒,书写着一片树叶的传奇佳话;丝绸,一路经历多少古老城邦?泥沙泯灭不了你曾经的盛世辉煌;陶瓷,由高温铸就的中华,带着千年文明融入世界之林。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一杯温水,揉开这“绿叶红镶边”的皱叶,散发出的香甜气味融进这水,红唇微启,轻抿一口这迷人的茶水,一缕茶香,一丝清甜,划过舌尖的是江南的青山绿水和缥缈,是大漠的落日孤烟,豪情壮志,是蜀道扪参历井的高险,抚膺长叹的震惊。口中的是古茶树顶尖新芽翻炒后的醇香,封存后重归天地的渴望。

“啜苦咽甘,茶也。”这揭开了华夏茶文化那古老又神秘的面纱。有多少人数尽文章,只为寻找那划过舌尖的一瞬茶香?一条古道,打开了中华味蕾的大门,一本游记,让千万人开始向往这东方大国。

丝绸的朦胧,源于江南。“山有扶苏,濕有荷华。”云雾环绕青山,哼一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农家小调,许一段“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感人誓言。丝绸的力量,源于大漠。黄沙在空中肆意狂舞,像舞女的'水袖的一搏一收。她卷走了敦煌飞天,轻沾了地中海的水,让尼罗河的圣水流到东亚,将印度的佛教引入中国。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炎黄的子孙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日出塞的勇士。丝路上的黎明百姓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路驼铃的清响。

轻轻地刷开泥灰,那一凹一凸的陶瓷纹路标志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华夏的泥土历经了高温与锻造,景德镇的匠人们使精卫女娲后裔西王母在瓷上涌现,让牡丹青花梅兰松竹菊染在其中。龙是权,凤是尊,有八仙过海之盛况,也有夸父逐日之英勇。古有“岁寒然后知松柏”的高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采菊东篱下”的自在悠闲。将“桃”瓷送给古稀,祝其寿比南山,将“牡丹”瓷赠与他人,喻其前程似锦。观其纹路嗅其古香,原来你在历史的洗礼下沉淀出了迷人的文化气概。

这根就是我要寻的根,像地图上蜿蜒的丝绸之路。这路共商了世界的繁荣,这路共建了世界的和平,这路共享了世界的科技,这根就是我要铭记的根。古时饮一杯送元二使安西的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日唱一曲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同住地球村。

古时,檀木桌前的女子衣着丝绸流仙裙,煮上一碗茶,任茶气漫出瓷杯,自有一般闲雅风味;今日,蓝眸对上黑眸,相视一笑,一同饮下一杯青茶。从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游丝绸之路作文篇2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无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无风。玩完雅丹,我们就来到这片无人且无风的戈壁。

阳关和玉门关,都是汉武帝修建的,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也都是丝绸之路上极为重要的关卡,是通向西域咽喉要道——不走阳关,就走玉门关。虽说阳关古城与玉门关古城都已被岁月的流沙淹没,但凄美犹在。

从“阳关道”,到“阳关三叠”,阳关总是在我们生活中时隐时现,但从未引人注目。阳关处与沙漠之中,周围又有一条河流,黄沙卷起,河水暴涨,早将阳关城淹没在迷离的风沙与肆虐的洪水中,但阳关雄伟的烽火台依然矗立。蓝天,黄沙,绿洲,雪山,戈壁,白云,一切,加上本身阳关泥土的红色,更将阳关映的有种说不出的凄凉与豪气。既像一个站在大漠上翘首企盼的少女,又似一个曾驰骋沙场却已力不从心的老将。这两种相反的情感,却被阳关融合的那么巧妙。

穿越沙漠,我们又来到另一处重要关隘——玉门关。瞧瞧王之涣说的:春风不度玉门关。那向往着生机与希望的春风,竟吹不过那一座关城,玉门关似乎成了一位毫无生气的冰城,关城的内心寒若冰霜。其实则不然。玉门关背靠疏勒河,周围的戈壁滩上长满了骆驼刺,与阳关比起来,阳关是远眺绿洲,而这里,却是再生机之中。如今的玉门关只剩下一座烽火台,四四方方,稳重而大气。尽管两关相距不远,但这里的天与阳关的天有所不同,是那种深蓝色,蓝得那样深邃,好像要把人吞进去似的,映的玉门关,像位老当益壮,豪气勃发的`将士,更显雄伟。

漫漫黄沙,滚滚红尘,逝去的历史,生生不息。在没来之前,根本不了解这两个大关。这是从唐诗中,暗暗向往那两个凄美而荒凉的地方。今日一睹其芳颜,更是让我体会到《天净沙秋思》中的意境: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心中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似乎有些惆怅,似乎有些迷茫。这里,曾是金戈铁马的战场,这里,曾是寒风凛冽的边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千百年来,物是人非。无论是人,还是物,一切似乎都被历史磨灭,只有这份萧瑟的情感,在这片不同寻常的天地中回荡。

这片天地,似乎只剩我一人,无人且无风。

游丝绸之路作文篇3

公元前139年,在大汉朝的首都——长安,鼓乐四起,花团涌动。原来,这正是在欢送汉朝外交部长——张骞。他带着井然有序的骆驼队,带着大汉天子和平民百姓的祝福,精神抖擞地踏上"丝绸之路"……而后历经13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公元前127年即将回到长安。

然而,就在他们跋山涉水,就要翻越过最后一座崇山峻岭时,一阵肆虐的狂风似受惊的野马狂奔而来,张骞突然感到大脑一刺,昏迷了过去……

当张骞猛得睁开双目,才发现自己居然躺在一座屋子里,这座屋子的墙壁是纯洁的天蓝色,形状好像一个圆滚滚的大鸡蛋。各种家具一应俱全,却是用张骞从未见过的物质打造。张骞又环顾一周,却吓得手足无措。原来,身下是一个虚拟床,采用降化物体分子亮度来迷惑人的眼球,可以达到稳身效果。突然,空中居然现出了一个人,吓得张骞再次心脏忐忑直跳。只听那人说:"请不要害怕,我是异次元的外交部长——‘张骞’"真正的张骞十分疑惑不解:到底谁才是张骞啊?我还是叫他神秘人吧。而随后,张骞在听到神秘人将真相娓娓道来,才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在宇宙产生时,因为大爆炸而引出宇宙分子突变,将整个宇宙复制了一份,那便是"异次元世界",而其中的人也如地球一般繁衍生息,只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异次元人们比地球人先进很多。张骞正是因为不小心触碰了时空隧道,才歪打正着找到这个神秘世界。

紧接着,神秘人带着张骞来到他们的`城市参观。只见街上一辆马车也没有,一条条大街小巷都消失无影无踪。天上一只只小昆虫忙碌地飞来飞去。原来,那正是异次元的交通工具——"昆虫飞艇"。驾驶它的人都被压缩成拇指大小,与"昆虫飞艇"相得益彰……

后来,神秘人听闻地球在举办"丝绸之路"活动,可以增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联系,便突发奇想,让宇宙与异次元世界举行"科技之路",让地球人与异次元人共同进步,相得益彰……

张骞手中握着一个芯片,这里面是异次元人种种先进科技和土特产的副本。神秘人满怀希望地说:"相信,靠着地球人的智慧,你们一定能掌握这里面的智慧结晶。"张骞心怀感激地点了点头,他相信:这仿佛是个纽带,是座桥梁,将自己和神秘人连接在一起,将地球和异次元连接在一起。接着,十分恋眷地望了一眼异次元世界,缓缓走进了时空裂缝。

游丝绸之路作文篇4

放假不久,我和外公、外婆、妈妈去甘肃省旅游。甘肃省在中国的西北部,这次旅游我们主要去敦煌的莫高窟,顺便去看了嘉峪关、张掖和兰州。

第一站:敦煌

敦煌是在沙漠中的一座城市,周围都是无边无际的沙漠,在沙漠中,有一口泉水,名叫月牙泉。敦煌的西千佛洞和莫高窟都美丽壮观。在莫高窟,我们跟着自己队伍的讲解员认真看了八个窟,又跟着别的队伍的讲解员看了八个窟,所以一共看了十六个窟。莫高窟的九层楼让人流连忘返,洞窟里的壁画和雕塑精美别致,我觉得盗取壁画和雕塑的人真无耻!玉门关只剩下一个土堆了,其他的城墙都塌了,汉长城也一样,有些地方的长城消失了,剩余的只有很短一截。雅丹是沙漠中的'大块石头,被风化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以前有一个外国人来这里,在这里说了一个词,这个词用外语说是“雅尔丹”,它的意思就是:突起的石头。“雅尔丹”最后演变成了“雅丹”。雅丹地貌千奇百怪,有的像“公主”,有的像“神”,有的像“门”,还有的像“蒙古包”。

第二站嘉峪关

嘉峪关有一扇通往城外的门,走出门是一条向上的斜坡路,传说以前打仗,敌人在坡的上方,看不见城门,以为还有很远,就骑着马飞快奔过来,马跑到门前,没有刹住蹄,就撞在外墙或内墙上了。有些没撞到城墙的,也还是走投无路。因为内城与外城之间有三条通道:民道只能围着城市转圈,不能进入城内;马道可以上城墙,但会被城墙上丢下去的铁钉扎死;就算找到进城的通道可以进城,但必须经过“瓮城”,在瓮城里的敌人被关着,军队在城墙上放箭,敌人无处可逃,瓮中捉鳖!这也是为什么嘉峪关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原因。长城第一墩只剩下一个小土堆了,在不远的路旁,我还看到了第二、第三墩。长城第二墩虽然还算完整,但这是最近重修的。

第三站张掖

张掖丹霞地貌颜色鲜艳,我发现了白、灰、黄、红、绿、紫、棕等颜色,我还看见了“五花肉”呢!张掖大佛寺里的睡佛,是中国最大的睡佛,睡佛涅槃,三十个徒弟神态各异,表情不一,有的哭,有的笑......

第四站兰州

兰州只是过路站,所以没玩很久。我和妈妈在黄河上坐了缆车,黄河的水沙子很多,又黄又急。在黄河上有一座桥,它是一百多年前德国人修建的,在一百年后,德国人打电话来叫我们维护那座桥。德国人的责任心很强,一百年了还放在心里。黄河母亲像是一座雕塑,我只拍到了几张照片就走了。

游丝绸之路作文篇5

“活在当下”,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意思是说,人活着,不要为即将可能发生的事而担忧,也不可为过去的事焦虑,要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不求远忧,只为近谋。

此次丝绸之路因路程太远,一贯自驾游的我们,坐火车前往甘肃。这是我第二次坐火车。第一次从青岛至西安,终点站是兰州。这次恰巧又是从青岛到兰州。上次的火车虽说是软卧,可卫生条件很差,床也很窄,床铺下面还有煤,给我的心灵留下了些阴影。这次丝绸之路是全程火车,又都是硬卧,令我不免有些担心。

从青岛站出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站台。这趟火车通身红色,是班空调车。踏上火车的`一刹那,我松了一口气。虽说还没有见到床铺,但车厢与车厢的衔接处就已十分干净,不能说一尘不染,但也是光彩照人。步入车厢,说不上豪华,却异常整洁。洁白的床单,洁白的枕套,虽说是硬卧,却比当年的软卧好多了。只要住得好,此次旅途,在我眼中也曾添了不少光彩。可是,我老是不适应着车厢,第一印象太重要了,火车或许已经给我留下了不干净的印象,要在一时三刻内改过来,那也不易。

我们要在火车上待31个小时,我也慢慢接受这整洁的车厢,等到差不多适应的时候,火车却到达了兰州。我没有享受火车的整洁。

到达兰州已是晚上八点。我们吃过晚饭,稍一休整,又要赶十点的一班火车。一下火车,我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火车一直颠簸,加上我们坐的时间长,不仅习惯了干净的火车,也习惯了脚下的颠簸。猛然踏到平坦踏实的地面,竟有些不习惯。从下火车开始,尽管脚下的地面是静止不动的,但我始终觉得脚下在晃动。两个小时过去了,知道登上从兰州到嘉峪关的火车,我也觉得一直站不稳,此日清晨到达嘉峪关市时,也始终有这样的幻觉。我没有享受地面的平坦。

我没有“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是一种能力。它提醒你享受现在,乐于现在。不要为了下一秒的忧愁放弃了这一秒的快乐,而下一秒又在深深的悔恨。

“活在当下”是一种境界。它让你忘记未来的忧虑,过去的悔恨,只享受现在。不要想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因为我们现在很满足。

“活在当下”是一种幸福。如果你做到了,你的人生将会有无数快乐的一秒。

游丝绸之路作文篇6

炎炎夏日,烈日当头。作为一个在外读书的泉州人,我们深感家乡文化的博大精深,但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发展需要,泉州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当中,显得如此黯淡无光,不论是优雅婉约的南音梨园,还是铿锵振振的高甲木偶,他们在民间的舞台已经大量萎缩,似乎只能在申报世遗、展示城市名片的时候会被当作牌子拿出来举一举,喧哗过后它们仍然寂寂无声地隐退市井,难得抛头露面了。

作为一个泉州人,我们为家乡高速发展的经济而骄傲,但是我们深知文化是一种根源,是一个城市高速发展的根本,没有了文化作为根基,就犹如一个空中楼阁,正是因为这个家乡情结激起了我们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也因此我们选择了泉州——我们的故乡,将泉州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及弘扬作为我们的实践课题,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文化。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我们希望通过实践能激起家乡的青年人对于家乡文化的重视。

泉州是一个有着浓厚民风民俗的古老城市。俗话说:“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这是泉州悠久文化历史的见证。众多文化广博而无争地并存于泉州,是我们泉州人的骄傲!